九原区人民政府
对包头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
第0566号提案的答复
市城管执法局:
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王新委员提出的第0566号提案由我区负责协办,经认真研究,现提出如下办理意见:
一、基本情况
九原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指示精神,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已在124个居民小区、45个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学校均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2023年,我区严格按照市级关于垃圾分类的工作部署,精品打造九原区赛汗街道和白音席勒街道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营造垃圾分类文化,建设垃圾分类宣教中心1座、垃圾分类景观小品20座、开展系列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形成常态长效,居民从“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转变;完善垃圾分类前端设施。完成示范片区45个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工作,建设垃圾分类亭180座,配置智能分类设施60个,其中12个居民小区实现定时定点投放,配置垃圾分类厢房40套;垃圾分类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构建“全链条”精准化管理模式。改造万科翡翠都汇、中海河山郡小区转运站为厨余垃圾暂存中心,购置2辆密闭厨余垃圾运输车,7辆8桶电动厨余垃圾运输车,由专人专车负责对示范片区内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定时统一收运。建成一座1500平方米的垃圾分拣中心,开展线上线下全品类回收服务,依托示范片区内投放 的60套智能分类设施,已收集可回收物110吨,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2.5吨。示范片区内,垃圾分类前端收集、中端运输、末端处理的全链条环保化治理流程初步形成,垃圾分类成效显著。
二、采取措施
为进一步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理念,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我区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将垃圾分类“关键小事”,当做引领美好生活的“民生大事”。
(一)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设施。一是购置分类垃圾桶。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城乡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要求,有序更新配备标识统一规范、质量合格的收集容器。在主城区内居住区域、公共区域等规范设置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类”投放桶。二是建设分类亭棚、箱房。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要推行“撤桶并点”,根据小区空间布局条件和实际户数,按高层每300户设置一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多层每100-200户的标准设置一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三是配置智能垃圾分类设施。为居民小区配置智能垃圾分类设施,智能设施可以大大提高垃圾分类的效率,是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
(二)建设和完善垃圾处理设施。一是建设厨余垃圾处理中心和购置厨余垃圾收运车辆。根据、实际,可改造转运站为厨余垃圾处理中心,购置密闭厨余垃圾运输车,示厨余垃圾采取“统一收运+集中处理”的处理方式,由专人专车负责对产生厨余垃圾定时统一收运,做到日产日清。二是建设垃圾分类分拣中心。按照各地区实际情况,建设一些大型垃圾分拣中心,用于全区可回收物的集中回收清运和集中分拣。
(三)强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引导。一是建设一座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通过宣传折页、海报、展板等形式,加大垃圾分类常态化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垃圾分类氛围,推广入脑走心的公益广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共同建设美丽包头。
三、取得成果
自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已在124个居民小区、45个行政村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辖区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学校均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2023年,我区严格按照市级关于垃圾分类的工作部署,精品打造九原区赛汗街道和白音席勒街道为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完善垃圾分类前端设施。完成示范片区45个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工作,根据小区空间布局条件和实际户数,按高层每300户设置一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多层每100-200户的标准设置一个生活垃圾集中投放点,共建设垃圾分类亭180座,配置智能分类设施60个,其中12个居民小区实现定时定点投放,配置垃圾分类厢房40套,基本满足示范片区垃圾分类前端投放需求。
为提升垃圾分类全流程精细化管理水平,九原区改造万科翡翠都汇、中海河山郡小区转运站为厨余垃圾暂存中心,购置2辆密闭厨余垃圾运输车,7辆8桶电动厨余垃圾运输车,厨余垃圾采取“统一收运+集中处理”的处理方式,由专人专车负责对示范片区内产生的厨余垃圾进行定时统一收运,对厨余垃圾桶进行高压冲洗保洁,消除异味,做到日产日清。
九原区始终把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贯穿始终,丰富创新宣传内容,营造垃圾分类文化,建设垃圾分类宣教中心1座、垃圾分类景观小品20座、开展系列形式多样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及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形成常态长效,居民从“要我分类”向“我要分类”转变;我区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各类媒体,通过举办讲座、社区宣传栏、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在小区醒目位置张贴垃圾分类宣传海报、有奖互动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影音俱全的宣传垃圾分类知识。联合区团委、社区、学校等开展各类宣传活动16次,发放宣传手册2500余份,张贴宣传海报200余份,依托垃圾分类宣教中心举行宣传培训12次,大大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分类准确性,提高了生活垃圾分类在全社会的知晓率。
四、举一反三
2024年我区以打造九原区为自治区垃圾分类示范区为目标,加强沙河街道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有序推动居民小区“撤桶并点”工作,完善垃圾分类前端设施,我区紧急采购智能分类设施120台,垃圾分类厢房100个,初步完成72个居民小区撤桶并点选址工作。计划于4月30前完成沙河街道、麻池镇及萨如拉街道90个居民小区设施设备配置工作。届时,全区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前端设施覆盖率达100%。截至目前,沙河街道内15个小区已完成生活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设置分类收集亭37座,投入智能设施11台。智能设施大大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参与度和分类效率,是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
2024年建成一座1500平方米的垃圾分拣中心,开展线上线下全品类回收服务,依托示范片区内投放的60套智能分类设施,可回收物日均回收量达2.5吨。示范片区内,垃圾分类前端收集、中端运输、末端处理的全链条环保化治理流程初步形成,垃圾分类成效显著。本着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服务、高效率运营的理念,对九原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进行全方位的视觉识别系统升级和软硬件升级。目前,已采购各类分拣设施,站内外已完成地面硬化,通过“智能设施+数字化运营管理”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对“包先生智能环保生活垃圾回收机”小程序进行升级,功能涵盖预约回收、自动称重计量、满仓报警等,确保做到可回收物流量流向可溯、可控、可查。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垃圾分类开展情况,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形成常态长效,抓源头转意识,让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成“好习惯”。同时,结合包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要求,2024年九原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前端设施投放覆盖率达到100%,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等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前端投放设施,强化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和制度建设。
感谢您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签 发 人:赵部军
承办单位:九原区人民政府
承办部门:九原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
承 办 人:李威
电 话:7164831
单位名称:九原区人民政府
答复日期:2024年4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