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一、背景和起因

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九原区投资促进中心立足区位优势与产业基础,瞄准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发展的迫切需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策部署,紧密对接“十四五”规划中“强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要求,将招商引资视为落实“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的关键抓手,全力服务地方经济提质增效。面对传统产业发展乏力、新兴产业支撑不足的挑战,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围绕全市“3+5+N”产业发展体系布局,重点培育硅基新材料、氢能储能、氟材料、碳纤维及高分子材料、稀土新材料及先进金属材料五大产业链助力进一步产业集群形成,推动地方经济从“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跨越。
二、举措与成效
三、经验与启示
(一)坚持“三个导向”方法论
一是强化“战略导向”,将招商规划与国家重大战略、地方产业基础、我区资源禀赋深度绑定,避免“捡到篮子都是菜”。绘制重点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世界500强、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三级目标企业库,推行“专班跟进+专家评审+专项督导”标准化流程,实现从“广撒网”到“靶向攻坚”转变。
二是优化“问题导向”,以需求为靶心,构建全链条解题生态。针对招商引资过程中洽谈目标企业定制“一企一PPT”及生产成本计算器,集成产业分析、政策匹配、生产要素测算等方式,打消企业投资顾虑,全方位为企业“答疑解惑”,大步提升项目对接效率,推动招商引资向“精准化、专业化、系统化”深度转型,实现项目质量、产业能级“双提升”。
三是深化“效率导向”,以流程革命重塑招商加速度。制定了《九原区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图》,招商引资项目首谈报备,保证项目归属清晰明了,避免重复会见洽谈导致资源浪费、节奏迟缓。重构“招商——签约——落地——投产”全流程,绘制“招商作战时间轴”,合理利用立项后环评、能评等环节的“并联推进”,创新“容缺受理”机制,提升从招引到落地的效率。
(二)构建“二维协同”生态体系
一是政策协同,合力增强招引效能。纵向贯通,贯通国家——自治区——市——区政策衔接,保证消除政策执行“温差”,筑牢发展底盘,让制度性红利充分释放,避免政策对冲损耗。横向联动,跨部门政策集成,推行“1+N政策会商制”,整合发改、园区、工科、商务、人社等部门相应招商引资及招才引智政策形成“资源包”,打通要素流动“梗阻”,激活资源效能。
二是服务协同,深化实践服务网络。纵向服务贯通,合力利用“市领导——区领导——招商部门——招商专班”四级联动服务专班,通过“首谈报备制度+上级协调解决问题”实现服务需求快速响应,高位协调解决问题。横向部门协作,整合各部门资源,覆盖“招引——审批——建设——运营”全生命周期服务,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服务流程再造,不仅重构了政府服务范式,更将招商引资的竞争优势从“政策让利”升级为“系统赋能”,形成“服务即招商”的新型发展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