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九原府办发〔2024〕39号
关于印发《九原区2024年慈善工作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苏木镇、街道,园区,区属、驻区各部门、单位:
经区政府2024年第8次常务会研究通过,现将《九原区2024年慈善工作行动计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15日
九原区2024年慈善工作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慈善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畅通我区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治理渠道,进一步织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充分发挥公益慈善重要补充作用,推动我区构建“政府+慈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工作目标
以创建自治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试点区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区慈善工作组织保障机制,坚持优解思维促发展,创新工作强服务,充分发挥慈善在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中的重要补充作用,形成慈善帮扶和政府救助优势互补新格局,推动我区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实现新突破。
二、工作举措
(一)组织推动区慈善总会换届,发挥职能机构主体功能。
我区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因人员更迭等主客观原因,一直未换届,严重影响了慈善工作开展。2024年将依规启动换届程序,进一步健全机构职责、选齐配强理事班子,更好地调动辖区内广大干部职工、骨干企业和慈善组织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通过帮助企业和社区设立慈善冠名基金、设立救助项目和帮扶方案等,合理高效使用善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助推九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扎实开展好“慈善一日捐”工作,推动解决社会救助、养老服务运行等民生项目经费不足难题短板。
依据区委、区政府工作安排,扎实开展好“慈善一日捐”公益慈善募捐活动。积极宣传倡议鼓励企业捐出1日利润、财政供养人员捐出个人1日工资(建议标准:普通干部100元、科级干部200元、县级干部300元)、普通民众奉献1元爱心,所募资金全部用于暂不符合政府救助条件或政府救助后仍然困难的孤残病弱等困难家庭的急难愁盼、信访、公检法特殊困难案主救助和养老领域运行经费不足等焦点难点方面的问题,弥补政府政策制度方面、经费方面的短板不足,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传播慈善理念,弘扬慈善文化,积极构建“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慈善发展格局。
(三)建立工业园区慈善基金,为入驻企业保驾护航。
工业园区慈善基金是指由园区企业和个人捐赠,园区管委会、企业代表、工会组织等组成管理小组,依托慈善总会设立运行。园区慈善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企业员工在面临困难或工伤等风险时的及时救助,最大限度保障困难员工的基本生活,维护企业和谐健康发展;同时拿出部分资金用于地方慈善事业,为所在区域的困难群众提供及时援助。设立工业园区慈善基金不但有助于提升园区企业的应对危机能力,更能促进提升园区企业社会形象,实现企地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指导苏木镇街道建立“社区慈善基金”,扎实提升社区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社区慈善基金是指由社区成员、企业、居民代表、社区社会组织等多方共同捐资设立的专项资金,旨在汇聚各方资源,支持社区的各项建设和持续发展。具体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整合资源,将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整合起来,形成规模效应,使有限的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二是促进社区发展,通过资助社区项目、提升公共设施、支持文化活动等方式,促进社区的全面发展;三是增强社区凝聚力,社区基金的设立和运营需要社区成员的广泛参与,这不仅能够增强居民的归属感,还能促进邻里间的交流与合作,助推平安、和谐社区创建。
(五)以创建自治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试点区为契机,推动我区慈善工作不断提档升级。
以创建自治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试点区为契机,充分发挥慈善救助重要补充作用。一是建立完善衔接工作机制,坚持以政府救助为主体,积极推进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在政策、对象、信息、资源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形成协同合作、资源统筹、相互补充、各有侧重的协调工作机制;二是推动实现救助帮扶信息互通共享,提高慈善帮扶实效性,依托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内蒙古救助通”等平台,强化区民政与慈善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换与共享,努力实现第一时间发现、最快速度救助;三是拓展帮扶渠道和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慈善救急难、补短板功能,积极创新慈善帮扶方式,聚焦低收入家庭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和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难人员,在加大物质帮扶力度的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社区基金等方式,大力发展服务型社会救助。
三、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建立专项基金、建设信息共享平台等形式给予坚实的支持;强化行业领域慈善公益组织人员的培训,规范参与的方式和行为,不断提升救助帮扶专业性和效能性。
(二)全面落实激励扶持政策。通过公益创投、补贴奖励、提供场所、减免费用等多种方式,支持慈善组织的启动成立和初期运行。慈善组织开展的救助帮扶类慈善项目,按照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费用减免。对在慈善事业作出突出贡献、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的慈善组织等公益慈善力量以及具有创新性、示范性的慈善项目,不仅要进行表彰激励,更要对相关慈善组织在等级评估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支持。
(三)加强监管和行业自律。坚持好事办好原则,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对慈善力量和社会组织参与慈善社会活动进行事前、事中、事后指导、监督和管理。同时强化各类慈善力量和社会组织的行业自律,坚决杜绝出现以权谋私、优亲厚友、贪污冒领等问题出现,按照规定及时公开慈善救助帮扶项目、救助对象和资金使用情况,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一是利用党政媒体、各单位、群体的公众号、工作群等积极宣传慈善政策法规、慈善活动和慈善先进典型,普及慈善知识,传播慈善文化,大力弘扬公益慈善理念,鼓励倡导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二是开展公益慈善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养老服务、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典型案例征集活动,选树一批优秀慈善组织、品牌慈善项目,通过表彰奖励宣传等形式,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合力营造人人向善的浓厚慈善氛围,助推九原区慈善事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九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15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