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九原府办发〔2021〕132号
九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九原区2021年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苏木镇、街道: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中央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和《关于印发〈2021年包头市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包农发〔2021〕100号),结合我区肉牛肉羊养殖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九原区2021年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1年12月8日
九原区2021年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
实
施
方
案
九原区人民政府
2021年12月
一、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九原区2021年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
1.2项目实施单位
九原区人民政府
1.3项目负责人
刘小平(九原区人民政府代区长)
1.4项目建设地点
九原区
1.5项目建设期限
2021年9月-2021年12月
1.6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1.6.1项目建设内容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中央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和《关于印发〈2021年包头市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包农发〔2021〕100号)的文件精神,为推动青贮玉米标准化种植和收贮,提高肉牛肉羊标准化饲养水平,在九原区境内选择具有较好养殖基础,具有一定规模青贮饲草料收贮能力且就近消纳畜禽排泄物能力强的肉牛肉羊养殖场为主,兼顾具有稳定青贮饲草料供销订单的专业收贮企业(合作社),对其自有或流转饲料地种植、订单收购和市场化收购的青贮玉米给予收贮补贴。
1.6.2项目建设规模
按照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中央粮改饲项目实施方案》和《关于印发〈2021年包头市粮改饲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包农发〔2021〕100号)的文件精神,下达九原区青贮收贮任务1.5万吨。补助资金全部用于在九原区境内肉牛肉羊养殖场(户、企业、合作社)青贮玉米的收贮补贴。
1.7项目投资
2021年青贮玉米收贮1.5万吨以上,国家补贴资金75万元。
1.8预期达到的效益
1.8.1生态效益
有利于保护环境;有利于绿色种养业的发展;有利于资源再利用。
1.8.2社会效益
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有利于畜产品安全的提高;有效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1.8.3经济效益
青贮玉米种植较籽粒玉米种植经济效益增加明显,每亩增加纯收入105元;肉牛肉羊养殖业效益明显,以肉牛养殖为例:养殖肉牛日增重0.25 kg/天,每头肉牛年增效益195元左右。
二、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发展肉牛肉羊产业,促进农牧结合、生态循环发展,实现农牧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土地增效、循环利用的目标。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稳定的前提下,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生产,走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业结合的现代农牧业之路。
按照自治区农牧厅、财政厅开展粮改饲试点工作的要求,结合九原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九原区是畜牧业大县,按照“稳粮、兴经、扩饲、强畜”现代农业发展思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以粮改饲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粮改饲统筹、农牧业结合、种养加工一体、一二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大力发展肉牛肉羊畜牧业,推动青贮玉米种植,构建“为养而种,为牧而农,过腹转化,农牧循环”的新型种养结构,推动形成包头市种养结合的畜牧绿色养殖示范区,为做大做强畜牧业,发展绿色高效的现代畜牧业奠定基础。
2.2农牧业生产总体情况
九原区辖1个苏木、3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734平方公里,总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6.35万。全区现有耕地24.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23.9万亩。我区畜禽养殖主要以奶牛、蛋鸡、猪、羊为主,截至目前,全区牲畜存栏54.8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1.2万只,羊存栏39.27万只,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5%以上。九原区土地平整,灌溉体系完善,农业机械总动力达10.59万千瓦,农业全程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青贮玉米种植和收贮作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养殖户饲养经验丰富,种植饲草积极性高,已形成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的雏形。先后被评为国家现代化农业园区、全国奶业生产大县、全国畜牧大县和全国牛羊调出大县。
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畜牧产业发展迅速,养殖基础设施得到全面改善,养殖数量大幅提升,农民养殖效益明显增加,养殖积极性高涨,对饲草、饲料的需求量也较大。在全区范围内有80%左右的规模养殖场开始使用青贮饲料饲喂家畜,我区青贮玉米的收贮主要通过养殖户自种、养殖场与种植户签订种植订单、市场化等方式来完成。
2.3种养结合面临的主要问题
2.3.1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程度不高
九原区是包头市重要的种植基地,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但是在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方面结合的还不够紧密,离实现养殖与农业种植一体化循环发展还有差距。
2.3.2青贮玉米种植面积急需提高
全区现有耕地24.3万亩,其中玉米种植23.9万亩左右、青贮玉米种植在22万亩左右。牲畜存栏54.8万头只,其中肉牛存栏1.2万头,肉羊存栏39.27万只,肉牛肉羊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5%以上,肉牛肉羊年需青贮饲料需求在1.5万吨以上。
2.3.3农户积极性不高
农户是青贮玉米种植的利益主体,受到经济投入、种植品种、思想观念等方面影响,农户种植青贮玉米积极性不高;同时,众多小型饲养业主因青贮技术复杂,青贮设施匮乏等原因,青贮收贮积极性不高。需要政府从政策激励、利益引导、技术推广等方面,充分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
2.4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4.1落实国家循环经济战略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趋显现,为此中央及时提出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按照自治区发展规范,发挥资源优势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切实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部署。
2.4.2保护区域生态安全的需要
九原区是包头市农区畜牧业发展大县,对青贮玉米种植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实施粮改饲点项目,能够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减少废弃物排放,以最小的资源消耗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4.3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传统农业的基本思想是最大限度地向农业生产投入化学能和机械能,以谋取农业的最高产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问题。为了解决农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借助政策引导和市场调节整合优势资源,转变生产模式和生产能力,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全面提升畜牧养殖水平,实现农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5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5.1政策可行性
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符合我区“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目标,构建生态种养模式,促进饲草料过腹还田,就地转化,使我区的肉牛肉羊畜牧业从玉米籽粒饲料饲喂向青贮饲喂转变,提高畜产品的质量、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增饲增畜,带动全区肉牛肉羊养殖户增收。同时,通过养殖产生大量畜肥,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即降低了种植成本,又缓解了因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资源消耗的同时保护了生态环境。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关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方向,也是包头市发展区域内农业循环经济的典型示范,能带动和促进我区农业循环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5.2地域可行性
包头市九原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处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经济圈腹地,是包头市政府所在地。从2000年起,内蒙古就确立了以呼包鄂为核心的特色经济圈建设发展战略。经过多年发展,呼包鄂己成为内蒙古最具活力的城市经济圈,九原区地处呼包鄂经济圈腹地,养殖户饲养经验丰富,种植饲草积极性高,已形成了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的雏形,种植青贮玉米有得天独厚的地域资源优势。
2.5.3发展可行性
九原区拥有耕地24.3万亩,饲草良种化程度逐年提升,饲草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显著提高,全区饲草供给能力逐步增强,实施粮改饲项目的空间十分广阔。
2.5.4产业可行性
截至目前,牲畜存栏54.8万头只,其中羊存栏39.27万只,肉牛存栏1.2万头,规模化养殖比例达75%以上,玉米种植的历史和经验丰富,为构建发展种养一体化循环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
2.5.5技术可行性
九原区已初步形成集饲草种植、饲料加工、养殖及有机肥生产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培养了一批懂饲草技术、会行业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为项目建设发展奠定了技术和人才基础。
2.5.6基础可行性
九原区肉牛肉羊养殖基础好,具有农牧结合条件,能够做到草畜配套、产销对接,做到就地转化、就地消化;种植和收储规模总体不大,但拥有大型收储设施设备和订单种植青贮玉米的规模养殖场;区政府重视种植结构调整和肉牛肉羊产业发展,有明确的组织协调机制。
2.5.7实施可行性
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土地返租倒包”、 “有机肥换草”、“流转土地种养结合”等模式,实施粮改饲项目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养殖收益。
三、整县推进的总体思路与实施目标
3.1总体思路
经过多年来对养殖业发展的大力扶持,产业基础良好,推进种养结合意愿强烈,肉羊、肉牛饲养量进一步提高,牛肉、羊肉畜产品等的市场供给能力逐步增强,种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耕地肥力实现有效培肥。通过实施粮改饲项目推进调整种植结构,变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结构,有效增加青贮玉米种植面积,大力发展肉牛肉羊产业,通过粮饲“过腹还田、就地还田”,加大农家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逐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缓解土壤板结,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同时,一是坚持“政府引导,需求拉动”和“种养结合,为养而种”,以肉牛肉羊养殖场(企业、合作社)为主要实施主体,充分发挥项目资金的引导作用,激发企业、合作社和养殖户开展“粮改饲”的积极性,满足全区肉牛肉羊产业生产发展需求;二是坚持“产业基础好,示范带动强”,收贮业主应拥有较好的肉牛肉羊养殖基础,拥有较大规模的肉牛肉羊养殖场或专业收储加工设施,能辐射带动周边养殖场(户)建设饲草基地和收贮优质饲草;三是坚持“就近转化利用”,分析把握好种养需求,根据需求量确定种植规模,确保防止产量过剩,保证农民种植产出的青贮饲料有稳定销路。
3.2实施目标
依托“乡村振兴”、“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工程建设,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农牧业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土地返租倒包”、“有机肥换草”、“流转土地种养结合”等模式实施粮改饲项目,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养殖收益。
综上所述,在我区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合理调整粮经饲结构,发展青贮玉米优质饲草料生产,推动种养结合、农牧循环发展,探索养殖业转方式、降成本、提效益、优质量的发展模式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四、具体建设方案与建设内容
4.1建设方案
九原区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任务是青贮贮量不少于1.5万吨以上。通过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逐年增加青贮玉米种植、收贮能力,逐步实现全区饲草料生产量满足全区肉牛肉羊饲喂需要。同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按照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土地返租倒包”、“有机肥换草”、“流转土地种养结合”等模式,扩大农民就业、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有效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养殖收益。
4.2建设内容
4.2.1建设任务
2021年全区肉牛肉羊青贮收贮量达到1.5万吨,基本实现全区饲草料生产量满足全区肉牛肉羊饲喂需要,鼓励专业合作社种植青贮玉米,扶持带动农户发展青贮玉米种植。
4.2.2补贴标准
按照“先储后补”的方式,补助资金全部用于九原区范围内收贮业主收贮本区范围内的青贮玉米收贮补贴。根据青贮收贮量进行补贴,收贮每吨全株青贮玉米补贴50元。
4.2.3补贴对象
1、养殖场、企业、合作社及专业收贮企业必须在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的工商登记,具有明确的法人责任主体,在九原区境内正常运营;
2、养殖场、企业、合作社单体养殖肉牛存栏50头以上,肉羊存栏100只以上或其他具有较大规模青贮玉米收贮消纳能力的收贮主体,对其自有、流转饲料地种植或订单、市场收购的青贮玉米给予收贮补贴。
3、以青贮业务为主,具有青贮、销售能力,具有青贮饲料制作机械设备、青贮等条件,在九原区境内收贮青贮玉米的企业。
4、项目实施范围为九原区境内,采取“先储后补”的方式。肉牛、肉羊养殖场(户、企业、合作社)向所在地乡镇申请,乡镇汇总后报区农牧局,区农牧局、乡镇核实后确定具体实施单位。
4.3实施进度安排
1、2021年9-11月,编制实施方案。
2、2021年11月,核实青贮收贮情况,核查、公示、发放补贴资金。
4.4验收标准与办法
4.4.1收储量认定
1、各乡镇对收贮业主的青贮窖,在封窖后分别进行窖体测量并留存相关影像资料。具体贮量的认定参照土右旗项目实施做法和征求部分青贮户意见和青贮实际过程的基础上,按照青贮收贮体积进行认定:收贮体积小于150立方的,按照每立方0.65吨进行折算;收贮体积大于或等于150立方,小于300立方的,按照每立方0.7吨进行折算;收贮体积大于或等于300立方,小于550立方的,按照每立方0.75吨进行折算;收贮体积大于或等于550立方的,按照每立方0.8吨进行折算;
青贮窖的体积须在青贮前进行测量,青贮后实地测量实际青贮体积,确定青贮体积。
2、收贮业主对自有饲料地或流转饲料地种植青贮玉米,需提供土地所有权证明或合同;收贮业主与农户订单协议进行收购,需提供购买发票、收购合同;收贮业主直接购买农户青贮玉米的,需提供青贮玉米购买证明材料(如发票、过磅单等)。
4.4.2收储量上报、核查
以乡镇为单位,对肉牛肉羊养殖场青贮窖位置、体积进行核实登记造册,留存影像资料,经肉牛肉羊养殖场(户)签字盖章认可后,乡镇政府汇总盖章后报区农牧局,区农牧局对乡镇上报的养殖场(户)进行20%以上的抽查核实。
上述确认材料分别在区农牧局、乡镇和补贴对象要留存备案。
4.5补贴资金发放程序
补贴资金发放采取“先储后补”的方式。各乡镇政府对申报补贴对象进行初步审核,初审通过后,派专人核定青贮玉米收贮量,经收贮业主、核查人员共同签字确认。补贴对象、补贴量、补贴额度等经核实无误后,进行公布,公示期不少于5天,公示结果有异议的,需核查人员重新核查公示,无异议后,由各乡镇政府报区农牧局,由区农牧局统一在全区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天,公示无异议后,按照项目各收贮业主收贮量拨付补贴资金。项目资金如当年有结余,可结转至下年继续实施粮改饲项目。
4.6健全“粮改饲”工作档案
加强“粮改饲”项目管理,建立健全补贴档案,要对“粮改饲”补贴表、相关文件、方案、公示资料、影像资料等建立档案。补贴对象建立详细补贴台账:一是建立记载其青贮窖体积、收贮量、补贴金额、牛羊牲畜存栏数量等信息的登记表,签字确认存档;二是将测量青贮窖、公示等影像资料留存。
五、项目投资
2021年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青贮贮量1.5万吨以上,国家补贴资金75万元。
六、效益分析
6.1生态效益
6.1.1有利于保护环境
通过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可解决农村干玉米秸秆乱堆放、乱焚烧问题,减少农村环境污染和火灾隐患,有利于促进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弥补冬春饲料短缺问题,可实现牲畜完全圈养,既能实现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又能防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有效地保护环境,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6.1.2有利于绿色种养业的发展
实现“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目标,构建生态种植和养殖模式,促进青贮饲料过腹还田,就地转化,使我区的肉牛肉羊养殖从玉米籽粒饲喂向全株青贮饲喂转变,促进增饲增畜,带动全区肉牛肉羊养殖户增收。
6.1.3有利于资源再利用
青贮玉米经过“过腹还田”,产生大量畜肥,既减少了化肥投入,降低种地成本,又缓解了长期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减少资源消耗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又利于绿色食品生产,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6.2社会效益
6.2.1有利于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通过项目实施,实现“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目标,改变生产经营方式优化资源配置,推动全区畜牧业快速健康发展,促进畜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强化农业内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2.2有利于畜产品安全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畜产品质量,构建科学、严格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切实做到从基地、加工、质量、包装都让消费者放心满意。有效提高畜产品的质量、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增加市场占有率。
6.2.3有效增加社会就业岗位
通过项目的实施,扩大就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发展经济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在提高养殖场产业科技含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养殖场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的作用。
6.3经济效益
6.3.1青贮玉米和普通玉米种植参数的测定与选取
九原区土壤肥沃、灌溉条件具备,青贮玉米种植一季,每亩产3—4吨,按亩产3吨、收购0.32元/千克计算;
普通玉米按亩产0.6吨、出售价1.3元/千克计算。机耕费、种子、化肥、浇水、人工、运输等参数,根据市场价选取,对两种玉米、产品的使用方式进行效益对比。
表6-1青贮玉米种植与普通玉米种植成本与效益对比
种类 | 种子 | 农药 | 化肥 | 人工 机械 | 产量 (t/亩) | 收购 价格 (元/kg) | 产值 (元/亩) | 利润 (元/亩) | 增收 (元/亩) |
籽粒 玉米 | 45 | 15 | 180 | 120 | 0.6 | 1.3 | 780 | 420 | 105 |
全株青贮玉米 | 60 | 15 | 200 | 160 | 3 | 0.32 | 960 | 525 |
6.3.2青贮玉米与普通玉米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
在土地和机耕费相同的情况下,种植青贮玉米比种植普通玉米估算可增效105元/亩。
6.3.3青贮玉米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
青贮饲料玉米比干玉米秸秆饲料营养多20%左右。其中粗蛋白质多3%—5%,脂肪多109%。消化率多205%,可消化蛋白多0.6%,用青贮饲料喂养育肥牛增肉0.25kg/天。
表6-2青贮玉米种植肉牛养殖效益对比分析表
种类
项目 | 养殖饲料 成本 (元/年头) | 牛肉产量 (公斤) | 平均收购 价格 (元/公斤) | 总产值 (元/头) | 纯收益 (元/头) | 增效 (元/头) |
粮改饲实施前 | 10075 | 300 | 40 | 12000 | 1925 | 195 |
粮改饲实施后 | 12880 | 375 | 40 | 15000 | 2120 |
七、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
7.1组织保障机制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本着精干、高效、合理的原则,成立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刘小平区长担任、副组长由赵部军副区长担任,成员由区发改委、区农牧局、区财政局、区审计局、自然资源分局、生态环境分局、区水务局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区农牧局局长担任,建立定期协调、技术指导、跟踪督查、严格考评、资金监管等工作制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规划编制、方案制定、实施监督、目标考评、项目验收、总体调度等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7.2动员引导机制
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提升农牧业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水平,对于促进肉牛肉羊养殖业转方式、降成本、提效益、优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养殖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通过广播电台、电视专栏、微信平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粮改饲”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知识和意义,充分调动广大养殖场(户、企业、合作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觉支持参与粮改饲发展肉牛肉羊产业,为项目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7.3政策保障机制
通过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引导肉牛肉羊养殖场(户、企业、合作社)积极参与粮改饲发展肉牛肉羊产业,带动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养殖收益,积极制定加快发展养殖业、促进种养循环发展的支持政策,为推动“为养而种,以种促养,以养增收”的发展目标,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7.4资金保障机制
整合发改、财政等部门涉农涉牧资金,有针对性地向“粮改饲”项目倾斜,协调金融部门加大对青贮玉米种植户的支持力度,为“粮改饲”试点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7.5合力共建机制
将实施粮改饲整县推进试点项目与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牧、财政、环保等部门的优势,合理整合项目资金进行集中投入,统筹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确保项目建设发挥出最大效应。
7.6强化技术保障
区农牧局派出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各乡镇粮改饲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到户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保证“粮改饲”项目的实施。
7.7加强资金管理
项目管理单位和实施单位都要建立台账,对核实的青贮种植面积、收贮数量等有关资料、票据登记造册,建立资料管理档案,做到“纸质文件留档,电子文档管理”,切实做好项目资料、资金管理工作。
九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九原区粮改饲试点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为确保我区粮改饲试点补贴项目顺利实施,特成立九原区粮改饲试点补贴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成员如下:
组 长:刘小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代区长)
副组长:赵部军(区政府党组成员)
成 员:史忠全(区政府办公室主任)
韩明凯(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高永飞(区财政局局长)
侯 林(兼区审计局局长)
牛伟健(阿嘎如泰苏木苏木长)
赵治国(哈业胡同镇镇长)
任小荣(哈林格尔镇镇长)
梁 文(麻池镇镇长)
杨志坚(萨如拉街道办事处主任)
郝文利(区农牧局二级主任科员)
各乡镇农牧业服务中心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农牧局,办公室主任由赵部军同志兼任,副主任由郝文利同志兼任。
办公室主要工作职责:研究拟定项目实施方案,做好信息报送;做好粮改饲试点旗县补贴项目的申报与审核工作,审核落实青贮玉米种植、收储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保证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最大效益;负责对项目实施单位、乡镇进行考核,按月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宣传、推广成功经验;负责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类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今后,除区领导外,其他成员如有变动,由领导小组自行调整,政府办公室不在另行发文。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