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打印
  •   保存
  •   关闭
  • 寒露蒙医养生

    发布时间: 2025年10月10日 11:36    来源: 九原区卫健委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蒙医之光 —— 蒙医与现代生活

    中华医学星河中,蒙医以千年积淀的“整体观”“辨证施治”哲学,为现代健康困境提供解法。它从草原草药配伍到针灸技法,从慢病调理到“心身合一”养生,在时代中焕发活力,还搭建起传统与现代医学对话桥梁。

    今天《蒙医之光——蒙医与现代生活》启航,我们将用通俗语言、生动案例,带您解读蒙医理论、探寻蒙药奥秘、分享实用调理法、记录传承者故事,让蒙医融入现代生活,守护健康,延续中华传统医学薪火。

    第三篇:寒露蒙医养生


    寒露是秋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在蒙医理论中,此时自然界“巴达干”元素逐渐增进,人体易出现平衡失调,养生需注重防寒、调和赫依、希拉、巴达干平衡。以下是结合蒙医智慧的寒露养生建议。

    起居养生:顺应自然,避寒守静

    1. 早卧晚起,避寒就温。蒙医认为寒露后“赫依”易扰动静脉运行,而“巴达干”的运行也受“赫依”的推动,沿血管、经络扩散着全身组织,为器官提供“滋养力”,例如为脾胃输送能量以促进食物消化,为关节提供润滑以维持活动,所以调解“赫依”尤其重要。故早睡以养阴精,日出后起床以避晨寒。尤其老年人需注意保暖,避免关节受凉引发“关节病、呼吸道疾病”等。

    2. 防风护关键部位。头部、颈部、肚脐和关节是“赫依、巴达干”易侵入的部位,出门可戴薄帽、穿高领衣物,睡前用热水泡脚(加少许盐或艾叶),促进气血流通。

    饮食调节:温润养体,增甘酸,减辛散

    推荐食物:牛肉、羊肉(煮汤加孜然、草果)、牛奶、黄油、榛子、红枣、葡萄、苹果等甘温之品,可健脾养血。

    润燥饮品:可饮用沙棘汁(蒙医视为润肺圣品)或杏仁奶茶(甜杏仁捣碎煮奶),缓解秋燥、清肺。

    蒙医特色食疗方

    羊肉汤:加入少量阿魏、干姜,可暖胃散寒,适合手足冰凉者。

    调和赫依茶:将肉桂、小茴香、丁香各3克煮水,调入蜂蜜饮用,能安神助眠。

    精神调摄:宁心防“赫依”扰神

    避免过度忧思,秋季易生悲愁,蒙医认为“赫依”紊乱会导致心神不宁。可聆听悠长的马头琴音乐,或进行冥想呼吸(深吸缓呼,意念集中于丹田)。适度运动稳气血,选择缓和的活动,如散步、蒙式传统“甩绳操”(用软绳轻甩肢体关节),避免剧烈运动耗散阳气。

    外治法与养生细节

    1. 蒙医按摩。每日清晨用黄油按摩耳后、四肢关节,可润滑皮肤、防“赫依”积聚。

    2. 药浴暖身。若条件允许,可用蒙药药浴,祛风除湿,增强抵抗力。常用五味甘露药浴,精选小白蒿、麻黄、水柏枝、刺柏叶、照山白五种纯天然蒙药,经传统工艺炮制后熬制药汤。

    慎防常见问题

    呼吸道不适:蒙医建议常嗅檀香或沉香粉末,净化鼻腔、防燥邪侵肺。

    肠胃紊乱:避免生冷食物,饮食定时,可少量服用阿木日-6、通拉嘎-5等。

    寒露时节,蒙医强调“天人相应”,通过饮食、起居与心性的调和,可平稳过渡至寒冬,为健康奠定根基。若体质特殊或已有不适,建议咨询蒙医医师个性化调理。



    AI阅读助手:
    点击开始解析文章内容,总结生成摘要...
    {{ placeholder }}
    我要对文章提问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总结生成,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查看详情

    对本篇文章及关联文件进行提问

    {{ item.title }}
    停止回答
    免责声明

    1、AI阅读助手,旨在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部分答复内容采用AI技术生成,生成式答复内容有歧义或不够准确的,请您阅读其他原文,以原文内容为准。

    3、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产生冲突时,请以网页原文的具体内容为准。

    4、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有用且客观的信息,但鉴于AI技术的局限性和数据源的多样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提供的内容时,应自行判断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并承担因使用这些信息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和责任。

    5、AI阅读助手,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任何主办方或建设方无直接关联,我们对此类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在使用时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

    语音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原文
    阅读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