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守护者”
每一份守护都暖过寒冬,
每一次陪伴都点亮星光,
他们以平凡之躯托举“夕阳红”,
用细碎关怀编织温暖网,
让我们一同走进
包头“银发守护者”的动人故事。
为大力弘扬养老服务行业正能量,展现一线养老工作者的动人风采,包头市民政局正式启动“银发守护者”全市养老服务一线工作者事迹展播,从今天起,我们将陆续讲述这些平凡英雄的不凡故事。
本期故事,让我们走进包头市九原区沙河街道振翔养老服务驿站的 95 后 “小柳站长” 柳思瑶的故事,看她如何用真心与责任编织温暖网,在平凡岗位上书写年轻 “养老人” 的不凡担当。


柳思瑶:用青春守护夕阳的95后“小柳站长”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包头市九原区沙河街道振翔养老服务驿站的走廊上。一个扎着马尾、步履轻快的年轻身影已经开始忙碌——她就是被老人们亲切唤作“小柳站长”的柳思瑶。四年前,当这个95后姑娘选择成为一名“养老人”时,许多人都投来不解的目光。但她心里清楚,这份工作需要的不仅是专业技能,更是一颗愿意倾听、懂得陪伴的心。
“让老年人离家不离社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或家中养老”——这是柳思瑶始终践行的服务理念。她带领团队将专业照护服务送进千家万户,让失能、半失能老人在熟悉的环境中安享晚年。


柳思瑶的脸上总是挂着温暖的笑,这份笑容成为连接两代人的桥梁。她定期组织社区活动,让活力老人不再孤独;坚持上门探望失能老人,带去温暖与关怀。在她看来,养老工作不仅是服务,更是一种情感的连接。
去年盛夏的一个清晨,80岁的柴爷爷在家拔罐时不慎烫伤腿部。由于血糖偏高,伤口愈合极其缓慢。柳思瑶得知后,毫不犹豫地承担起接送老人就医的任务。
连续十多天,她总是准时出现在柴爷爷家门口。在去往医院的车里,老人看着这个比自己孙女还小的姑娘,忍不住喃喃:“小柳啊,天天这么麻烦你,我该咋感谢你呀?”柳思瑶透过后视镜递去一个温暖的笑容:“谢啥呀柴爷爷,您把我当自家孩子就行。”
细心的她还发现,柴爷爷常常望着窗外发呆。原来,老人的儿子在三十多公里外的石拐工作,老人总想给儿子送些新鲜蔬果,却苦于腿脚不便。于是,柳思瑶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带着柴爷爷踏上那条通往石拐的暖心路。“柴爷爷,这周末我正好要去石拐办事,咱们顺路去看看儿子!”她总是这样轻描淡写,化解老人心中的过意不去。
急诊室里的暖心守护
上个月的一个周末,柳思瑶正陪着孩子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一个紧急电话打破了平静——共青小区一位独居阿姨在外出时突然晕倒。远在外地的女儿在电话里声音颤抖。柳思瑶立即将孩子送到父母家,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在等待救护车的时间里,她一直紧握着阿姨的手,轻声安抚。到了医院,她跑前跑后办理手续、陪同检查。当老人因失禁弄脏衣裤时,她毫不犹豫地帮忙清理。看着这个年轻的姑娘为自己做这些,老人眼眶湿润:“孩子,真是难为你了……”“阿姨,您就把我当闺女,别不好意思。”她轻声回应,手上的动作轻柔依旧。
这一守,就是整整八个小时。当她终于走出医院,才想起自己一整天都忘了吃饭但她的心里却格外温暖。
而这些感人的故事,不过是柳思瑶日常工作的一抹缩影。更多温暖的片段,藏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下雪天,她提醒社区里老人路滑别出门,主动帮他们买菜、扔垃圾;平日里,哪家老人需要帮忙只要一个电话,她总会及时出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串起了她与老人们之间最真挚的情感纽带。
从迷茫到坚定的成长之路
作为一名年轻的养老工作者,柳思瑶也曾经历过迷茫。“我到底能不能做好?”这样的疑问时常萦绕心头。每当这时,她就会去找辖区里的老人聊天。
“我发现,哪怕只是简单的问候,都能让老人们格外开心。有的爷爷奶奶即使行动不便,也会努力站起来回应我的招呼。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仅是一份热情,更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
这些温暖的互动,让她逐渐领悟到养老工作的真谛——看似平凡的陪伴与照料,其实蕴含着生命最本真的温暖。当她用真心对待老人时,收获的不仅是感激,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如今,柳思瑶不仅是驿站负责人,更是老人们的“忘年交”、护理员们的“知心人”。在她看来,爱老敬老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幸福晚年。”
这个总是笑呵呵的95后姑娘,正用她的青春守护着最美的夕阳,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温暖故事。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年轻一代养老工作者的责任担当,更看到了养老事业充满希望的未来。
			
 停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