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 晚上学艺
收拾办公桌 奔向小课桌
在华灯初上的城市一隅
走出工作单位的青年人
三三两两聚集到「夜校」
▼
| 夜校 |
这个听起来似乎已是
“过去时”
的教育形式重回大众视野
如今正以新姿态
闯进
九原年轻人的夜生活
晚上6点半,九原区青年夜校课堂十分热闹。舞蹈课上,学员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跟随节拍屈伸、旋转、滑动,步法灵活流畅;视频剪辑课上,26岁的张易阳“拼手速”成功报名,他一边学习图片的拍摄和构图,一边认真做着笔记……
“下班之后干什么?”是许多青年人面临的现实烦恼。聚餐、逛街、带娃、做家务……除此之外,青年群体应该有更多选择。
今年以来,九原区全面推进“青年夜校”项目,聚焦青年学习、工作、生活中的现实需求和兴趣爱好,多渠道整合资源,为青年提供丰富、便捷、实惠的“夜课程”。
打开青年夜校课程表,不同类型的课程像饭店菜单一样丰富,任大家挑选。“前期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青年感兴趣的内容,同时密切关注他们经常浏览的社交平台,以此为据来设置夜校课程。”共青团九原区委书记刘璐说:“通过充分调研,我们根据青年反馈的需求不断对课程进行动态调整,最大限度回应青年呼声。”
家住九原区的张羽是上班族,以前下班后常常宅在家里打游戏、刷视频,虽说感到放松,但总感觉心里空落落的。这次,他和20余名青年在夜校相聚,大家一起唱歌、谈天说地,生活变得丰富了很多。
“自从报名参加夜校后,我对下班后的时间更加期待了,在夜校不仅能学习到新技能,还能拓展朋友圈,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这样的体验无比珍贵。”张羽说。
秉承“青年下班,夜校开门”的理念,九原区团委灵活安排工作日晚间时间开设课程。在课程设置方面突出专业化和性价比,坚持质量为先、宁缺毋滥,聘请一批行业专家担任青年夜校导师,为课程提供专业指导和内容保障。班次类别以小班制为主,每个班次设置10~20个学员名额,课程时长1.5~2小时。截至目前,已集中筛选开设了声乐、舞蹈、视频剪辑、瑜伽等优质课程,培训学员200余名。
对于“打工人”来说,夜晚的时间十分宝贵,为了让青年实现“住得近,学得欢”,夜校在选址上依托“青年之家”实体阵地,直接把课堂开到了青年人的“家门口”。此外,九原区团委制定青年夜校管理办法,全程管理学员招录、收费标准、教学课程,打造课程前、中、后的“三跟踪”机制,力求做到对课程质量的全过程把控。
“我们希望通过青年夜校为各类人才提供陶冶情操、涵养兴趣的平台,满足大家追求精神富足、拓宽社交、提升自我的多样化需求,让广大人才更好地融入九原、爱上九原。”刘璐说。
下一步,九原区团委将不断优化夜校课程,聆听青年之音,推出读书分享、文化艺术、职业发展等一大批符合本地青年需要、引领性强、“烟火气”浓的课程,提升九原青年的幸福感和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