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打印
  •   保存
  •   关闭
  • 优化农机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打不素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 2025年07月01日 16:15    来源: 九原区农牧局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打不素村位于哈业胡同镇最西南角,区域面积3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88人,常住人口1043人,党员40名。因毗邻黄河,土地盐碱化较为严重,目前以种植玉米、向日葵等耐旱作物为主,农业发展较为薄弱,村民收入水平较低。2021年,由村党支部带头,引导党员、群众入股,成立了包头市千顷农机专业合作社,深入探索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不断拓展农机服务领域。合作社总投资198万元,其中包头市盛悦农商贸有限公司出资入股70万元,整合吸纳村民入股112万元,村集体出资入股16万元。

        每到播种、收获时节,村里的农机具总是不够用,还需雇佣外地价格昂贵的机器。为了解决这些困难,更好地服务群众,带领村民致富,经村“两委”成员讨论研究,决定以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形式,组建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构建“村党支部+农机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将农机服务费用总收益的8%反馈给村党支部、纳入村集体经济管理,并在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开展文化、教育等活动反哺村民。2024年,合作社持续扩大生产规模,大中小型农业机械从最初的16台扩增到42台,推动合作社农机产业向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转型。北斗导航无人驾驶双覆膜玉米播种机、玉米收储、收割机、植保无人机等先进农机,让农民从种到收真正实现农业机械化全覆盖,切实提升了当地村民的农业生产收益。合作社的农机设备还具有服务收费低、设备先进、效率高、服务有保障等优势,服务范围辐射至打不素村周边30余个自然村。合作社通过“跨村联用、多村共用”等经营方式,加强与镇域各村资源互补,积极拓展深松、耕种、除草、机防、收割等多工种生产服务项目,提供“点单式”“一站式”农机服务,实现了农业生产全链条覆盖,形成了农业生产“菜单式”“全程式”托管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农业机械化服务,让农民坐享“省心省力又增产增收”的红利。

        如今,打不素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将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合作社的机制优势、村民的闲置资源有机结合,采取组织联建、资源联享、人员联培,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响应、群众信任干部、干部服务群众的良好闭环,既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状况,为引领广大农户进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和推进“强村富民”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2024年,打不素村包头市千顷农机专业合作社累计营收达50余万元。

    AI阅读助手:
    点击开始解析文章内容,总结生成摘要...
    {{ placeholder }}
    我要对文章提问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总结生成,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查看详情

    对本篇文章及关联文件进行提问

    {{ item.title }}
    停止回答
    免责声明

    1、AI阅读助手,旨在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部分答复内容采用AI技术生成,生成式答复内容有歧义或不够准确的,请您阅读其他原文,以原文内容为准。

    3、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产生冲突时,请以网页原文的具体内容为准。

    4、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有用且客观的信息,但鉴于AI技术的局限性和数据源的多样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提供的内容时,应自行判断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并承担因使用这些信息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和责任。

    5、AI阅读助手,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任何主办方或建设方无直接关联,我们对此类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在使用时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

    语音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原文
    阅读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