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九原,天高云阔。
走进包头新材料产业园区,
塔吊林立、机器轰鸣,
一批新引进的重点项目正在抢抓工期。
工人们忙碌的身影与穿梭的工程车
勾勒出一幅
“大招商、大建设、大发展”
的火热图景。
▼
“从7月8日洽谈签约到现在具备拿地条件,两个月的时间里,九原区的服务专班全程跟进,帮我们快速解决了用地审批问题!”内蒙古拓仕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语气中难掩兴奋。该公司投资的年产20000吨新能源材料、10000吨锂电池材料制造项目,是九原区今年签约的40个重点项目之一,总投资20亿元,主要产品包括高纯镍盐、高纯钴盐、碳酸锂、磷酸二氢锂等。
这只是九原区招商引资“奋进曲”中的一个动人音符。今年以来,全区上下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一招,以“顶格推进、全员上阵”的拼劲,掀起一场“走出去、引进来、留下来”的招商热潮。上半年,全区通过外出走访、本地接待等累计对接上海半人马智能玻璃、江阴中绿化纤等企业461家,与北京首钢朗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碳国科能源开发利用(北京)有限公司等40个企业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协议总投资额371.34亿元。
招商引资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从区委书记到普通干部,人人肩上都有招商任务。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20次,奔赴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地,走访龙头企业、对接链主企业。在他们的带动下,各街镇、部门纷纷“扛指标、领任务”,组建产业专班、瞄准目标企业,开展精准叩门招商。
招商不仅要“引得进”,更要“落得下、建得快”。在九原区发改委,记者看到一张“重点盯办项目台账”,32个需继续跟进项目、19个重点盯办项目、7个近期拟签约项目全部列表挂图、责任到人。
“我们实行‘日跟踪、周调度、月通报’,确保项目推进不断链、服务保障不掉线。”九原区投资促进中心副主任于洋介绍道。
“项目签约只是起点,落地生根才是关键。”说起政府的服务效率,中碳国科能源开发利用(北京)有限公司负责人深有感触。该公司投资的CCUS碳捕集和输送管道建设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一个月。“九原区专门成立了工作专班,连周末都在帮我们跑手续。这样的营商环境,我们放心!”
招商竞争,归根结底是环境的竞争。为了破解项目落地难等问题,九原区树立有解思维,实行“一企一群”24小时提供保姆式服务,“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实现常态化。同时,建立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从立项审批到开工建设,提供全程代办、容缺受理等便利化服务。
“招商没有终点,发展永无止境。”九原区投资促进中心负责人宝音表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项目谋划、政策创新、服务优化上狠下功夫,让更多企业走进九原、扎根九原。”
从一份份投资协议到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厂房,从一个个招商专班到一张张满意的企业笑脸……九原区正以奔跑的姿态、沸腾的状态,推动招商引资“热度”转化为经济发展“强度”,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