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板凳搬进农家院落,
流动服务站走进田间地头
……
在九原区,
这样的场景已成为基层治理的鲜活注脚。
近年来,九原区以1个核心的中心枢纽、8个文明实践所,91个文明实践站为支点,串联起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大院等资源,织就了一张覆盖城乡的“15分钟服务网”,让理论宣讲、文化服务、民生帮扶精准直达群众身边,为基层治理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以前政策宣讲在会议室,现在都到咱菜地边了!”哈业胡同镇农民李大姐指着田埂旁的“流动服务站”感慨。这个配有移动投影仪和便民药箱的服务站,是九原区破解服务半径难题的创新之举。它们载着来自医疗卫生、民生保障、兴农助农等领域的“土专家”和“田秀才”深入基层,将农技课堂开到温室大棚,把健康义诊送进牧区毡房,把政策知识送进企业学校,服务从“等上门”变“送上门”。
在横竖街文明实践基地,“九原好物”体验店陈列着本地特色农副产品,让乡村土产变身网红尖货,特色文创产品、特色工艺品琳琅满目,为群众提供优质好物的同时,也伴随着各类文明实践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据了解,目前九原区已建成横竖街、九原万达广场、九原区图书馆、九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九原供电分公司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基地6个,常态化开展文明宣传、咨询讲解、便民服务等活动。
“养老政策有顺口溜,医保改革也能编成快板书,这样的宣讲咱听得懂、记得住!”在赛汗街道文明实践站,居民们为“点单式”宣讲点赞。
据了解,九原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区委党校、医院等单位定制30余项宣讲课题,群众按需“下单”,20余名讲师精准“接单”。这样“点单式”的宣讲让理论带着“本土香”,基层理论宣讲的成效更加深入人心。
前不久,荣获全市理论宣讲大赛一等奖的作品《感恩奋进新时代 团结筑梦新征程》便是由“九原理响”宣讲团创作的。这支“1+N”队伍以党员干部为骨干,吸纳文艺能人、医疗专家等多元力量,截至目前已开展理论宣讲活动330余场,累计受众1.8万人次。
从“九原理响”宣讲品牌绽放异彩,到综合性“1+6”文明实践活动、“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轮番上阵,如今的九原,这条由“中心”延伸至“田头”的文明实践之路,丈量的是服务群众的“零距离”,连接的是党心民心的“连心桥”,注入的是基层善治的“新动能”。未来,九原区将持续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内涵,不断探索实践路径,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九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