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
九原区的绿色智能温室大棚内
一派生机盎然。
火红的柿子如灯笼般缀满枝头,
饱满的西甜瓜
在藤蔓间散发出诱人的甜香
……
各式各样的优质瓜果
不仅丰富了市民的“果盘子”,
更鼓起了当地农民的
“钱袋子”。
在阿嘎如泰苏木乌兰计五村,一座座新建的现代化绿色智能大棚成为了柿子种植的“核心引擎”。从育苗到种植,棚内的智能感温控湿系统如同敏锐的“神经”,24小时精准监测着空气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并依据柿子的“生长黄金模型”,自动调节通风、遮阳、加湿设备,为作物营造最佳生长微气候。即使在盛夏高温时节,棚内依然凉爽宜人,柿子着色均匀、糖分充沛,甜度与品相俱佳。
“我们从今年3月开始建棚育苗,第一批成熟的柿子主要都销售到了包头本地还有北京,供不应求。现在我们又在育第二批苗,周边已经有农户找我们预订了!”包头一番好柿农场负责人李哲婷告诉记者,除了智能感温控湿,大棚内还安装了智能滴灌系统,将有机肥与水分按需精准输送至作物根部,实现“按需供给、零浪费”,相比传统种植,可以节水30%、节肥40%,同时避免土壤板结与盐渍化。
“现在除了订苗,买果,还有几家合作社想引进我们的智能大棚技术,我们也愿意合作推广,大家一块增收致富!”李哲婷说。
走进哈业胡同镇李广恒村,一眼望去,智能温室大棚内连片的铺绿叠翠,甘甜多汁的西瓜、甜瓜挂满藤蔓,清香扑鼻,为这个夏天带来丝丝清甜。
“我们合作社目前种植了1.1万余亩,30多个品种的西甜瓜,包括博洋9号香瓜、麒麟西瓜、白梨脆香瓜等。”包头市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旺荣介绍道,目前合作社采用的是瓜——菜——菌轮作模式,春天种西瓜,夏天种蔬菜,秋冬种羊肚菌,地不轮空的同时,高温消毒的菌料作为生物肥料,和采收后的菌床特别适宜瓜果蔬菜的生长。
瓜棚内,自动喷淋、自动雾化以及增温设备一应俱全,据李旺荣介绍,每当大棚里光照不足时,自动补光设备就会自动开启进行补光;温度超过32摄氏度、湿度大于70%时,通风设备便会自动开启通风除湿,有效实现了全流程智能控制。
得益于科学的棚内管理设施和严格的绿色种植标准,合作社种植的西甜瓜不仅口感出众,更以“绿色、安全、健康”赢得市场口碑。
如今,在包头市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每年平均带动周边农户480余户开展种植,帮助农户增产每亩地1000-3000斤,每亩增收2000-4000元。一颗颗西甜瓜成为村民眼里的金元宝,更是帮助农牧民发家致富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