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走进九原区广袤的田野,一片片生机盎然的中草药田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药草清香。
这些看似普通的植物,正悄然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在白音席勒街道二道沙河北村,新育的黄芩苗翠色欲滴,农户们一边观察新苗长势,一边细致地为其除草。“这是我们自己育的苗,质量特别好!”
二道沙河北村党支部书记杜智慧向记者介绍,他们从去年开始种植黄芩,开始引进的是甘肃苗,种植效果未达到预期,经过一年的不断试验、改良,今年终于成功培育出了适合在九原种植的黄芩苗。“经过专业检测,我们种植的黄芩黄芩苷含量比其他地方要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除了卖黄芩,我们自己育的苗也会销往甘肃等地。”谈起黄芩种植,杜智慧滔滔不绝。“去年我们试种了270亩,仅一年就获得了30多万的收入。今年我们种植了450亩,预计每亩收益可以达到2000元。”
据了解,黄芩种植是二道沙河北村的村集体经济项目,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的发展模式,与包头市安徽商会签订中草药种植项目合约进行项目运作。为进一步提高收益,今年二道沙河村又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建设中草药精拣加工项目,将黄芩切片销售。“黄芩种植项目目前已经解决了周边村民100余人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3户农户开展种植。下一步我们还会继续发展加工产业链,把我们的村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杜智慧说。
除了白音席勒街道二道沙河北村,萨如拉街道也引进了三家专业企业,通过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标准化的艾草、半夏、灵芝种植,并深耕初加工环节,深挖产业链黄金效益;阿嘎如泰苏木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开展黄芪种植的路子……在中草药特色种植的道路上,九原区有效链接了广大农民群众的“钱袋子”。
“以前种玉米,辛苦一年收入有限。现在改种药材,收入翻了一番还多,日子越过越有盼头了!”村民们纷纷感慨。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支持、鼓励发展中草药特色种植,继续在品种优化、精深加工、品牌打造上下功夫,推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迈进,将中草药特色种植发展成为九原区强农富农的一张亮丽名片,让更多农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为乡村振兴筑牢产业根基。”九原区农牧局副局长常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