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沿岸,风光旖旎;条条河流,潺潺而行……生机盎然的优美画面,诉说着九原这片土地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故事。近年来,九原区积极践行“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扎实做好“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三篇文章,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绘就人水共生、景美人和的生动画卷。
毫不松懈筑牢“水安全“屏障
当前,北方地区已进入“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针对汛期晴雨切换频繁,特别是夏季经常出现的短时强降水及雷电、大风等强对流天气等情况,九原区立足实际做好应对汛期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力量准备及救援物资准备,多措并举抓好防汛备汛工作,织密防汛“安全网”,打好防汛“主动仗”。
“汛”练有“速”,以演筑防。近日,九原区组织开展2024年山洪灾害防御暨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演练以实战为背景,模拟了接到山洪灾害预警信息后的应急响应流程。演练过程中,各部门密切配合,迅速展开应急抢险救援行动,协同完成预警、警报、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及时救治受伤群众等环节,直至警报解除。
指挥部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后,各工作组行动迅速、责任明确、有条不紊,人员分工明确、抢险反应迅速、环节衔接流畅,充分检验了应急预案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同时增强了各部门间的协作配合能力,为九原区防汛抗洪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希望通过此次演练,达到各部门应急联动、协同作战的目的,持续强化灾害预防和防汛应急处置能力。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完善应急预案,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预警预报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作出更大贡献。”九原区水务局局长吴利东说。
预防山洪灾害很重要,但警惕城市内涝风险同样不容忽视。为做好城市排水设施疏通维护工作,九原区抢抓当前晴好天气,在汛期前完成城区主干道管网疏通、清淤等工作,保障排水系统通畅。截至目前,累计清掏雨水箅8126座、检查井45座,整改新增私接、错接、混接点3处;排查排水管线10500米,疏通污水管线7050米,维修路面破损766平米、侧石78延米、雨水箅基础59处。此外,九原区聚焦人员物资,做好应急备战工作,安排抢险队伍100人、编织袋4000条、防洪帆布沙袋1000条、应急抢险车4台,确保安全度汛。
集约高效优化”水资源“配置
走进九原区三湖河灌区管护中心,技术人员正通过三湖河智能监控系统实时查看渠道、闸门和泵站情况。通过三湖河智能监控系统,可实时掌握各渠道灌溉水量、瞬时流速等多项数据,做到水量有据可查、总量动态管理,实现农业用水实时在线监测计量。
据悉,此项技术的应用为三湖河灌区节水、管水注入强大动力。截至目前,三湖河灌区黄河取水量从3807万立方米/年减少到2300万立方米/年,节水量达1500万立方米/年。2024年3月,三湖河灌区被评为2023年度自治区级节水型灌区。
在哈业胡同镇哈业二村的玉米种植地,微风轻拂,连片的玉米绿浪涌动,苗壮叶展,长势喜人。一排排整齐的滴灌带镶嵌在田野之中,像一条条丝带,将“生命之水”精准地输送到每一株作物的根部。在滴灌的滋养下,玉米茁壮成长,叶片翠绿欲滴,呈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以前我们种植玉米都是大水漫灌,相当费水,村民们背上铺盖住在地里,浇完一家再到下一家;现在实施了滴灌后,只要打开水龙头就能回家了,到点了再来关上,50亩地10个小时就浇完了。”哈业胡同镇哈业二村村民郝占年介绍道。通过数据统计, 滴灌省时省工省水,还能增产,每亩地可以增产300斤左右。
良田良技粮仓丰,九原区自推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大力推广滴灌节水灌溉方式,避免水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三湖河灌区共计推广实施2.25万亩黄河水滴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有效利用了灌溉系统,准确控制农田灌水量,极大程度节约了水量、人力、物力、财力。不仅如此,九原区还在组建基层用水组织、安装自动化计量设施、发放节水奖补物资等方面下足功夫。2023年—2024年,九原区累计发放节水奖补物资193.64万元,安装226套自动化计量设施,在包头市率先实现斗渠在线精准计量。如今,九原区灌区管理正逐步向精细化、现代化转变,实现了农业水利工程良性运行和农村水利管理体制和机制创新。
智慧赋能保护”水生态“环境
“河道里这是在干什么?我们得赶紧去看看。”近日,九原区智慧河湖信息化平台发挥了大作用,区水务局工作人员通过摄像头发现一处大型机械在河道内倾倒建筑垃圾,随后立即与辖区街道和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联系,进行立案处罚,第一时间将该事件制止在萌芽状态,快速高效地保护了河湖环境。
为全面提升河湖管理保护能力和水平,九原区探索创新,组织开展智慧河湖管理平台建设,在辖区各河道沿岸新增太阳能监控设备,经过功能需求对接、平台框架搭建、视频影像解译、初验、试运行等阶段的完善,已投入使用。截至目前,九原区河道共装有51个监控探头,覆盖了辖区16条重点河道,通过“智慧河湖”路径进一步加强河道管理。
“高度低一点,再往前看看。”在四道沙河河道旁,一架无人机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正沿着河面进行巡查。地面上,工作人员一边观察着实时传输到操控仪屏幕的画面,一边熟练地操控着无人机进行远、中、近景拍摄。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高巡河效率,九原区通过“河长通APP+无人机”的巡河方式,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提升了河湖管护水平,开启了智慧巡河新模式。巡河无人机可以便捷高效地飞到人工去不了的地方,实现全方位、无死角巡河,并且具有清晰度高、覆盖范围广、速度快的优势,可以及时发现河道管理范围内乱占、乱采、乱堆、乱建“四乱”问题。更加值得一提的是,无人机巡河大大缩短了巡河时间,让原先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完成的河道及两岸巡查,仅用20分钟便可完成,并形成清晰完整的影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智慧河湖’的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建设为主线,打造九原区全方位智慧河湖信息化监管体系,利用科技手段助力美丽河湖建设。”九原区水务局河湖股股长王瑞平说。
古往今来,九原区从奔腾不息的河流中汲取成长养分,在新时代的潮流中创新发展,不断丰富九原“水文化”内涵。做足水文章,盘活水资源并非一日之功,九原区将持续写好治水、节水、护水文章,奋力书写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