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关于落实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的通知》精神,九原区教育局立足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要求,紧扣“健康第一”理念,制定并实施《九原区中小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实施方案》及《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指导意见》,全面构建“课程+活动+保障”三位一体的体育育人体系,切实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科学规划,
确保体育活动时间全覆盖
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九原区所有中小学校将通过“体育课程优化+大课间活动拓展+课后服务补充”的模式,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开齐开足体育课程:
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义务教育阶段每天1节体育课,高中每周至少2节体育课,严禁挤占体育课时。同时,创新开展“体育走班教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足篮排、田径、武术等专项课程,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学期末通过技能展示或达标测试检验成果。 丰富大课间活动: 每日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阳光体育大课间,分年级、分项目组织体能训练、技能练习和特色活动(如武术操、民族传统体育等),确保“全员参与、安全有序、趣味高效”。 课后服务补足时长: 对未达2小时的学校,课后服务中增设体育锻炼环节,结合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家长监督学生校外锻炼,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 |



创新内容,
打造多元特色体育文化
九原区以“教会、勤练、常赛”为原则,推动体育教学与活动形式多样化:
课程内容升级:
结合“三大球”、冰雪运动、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及新兴运动(如轮滑、旱地冰壶等),开发校本特色课程,全面推行“出汗”体育课,杜绝“说教式”教学。 大课间分层设计: 小学低段以趣味游戏为主,高段及初高中融入体质测试项目(如跳绳、长跑)和专项技能训练,并通过“一校一品”打造特色品牌。 赛事活动常态化: 定期组织校级、区级体育竞赛,以赛促练,激发学生运动热情。 |





强化保障,
筑牢安全与质量双防线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九原区教育局构建全方位保障机制:
师资保障:
通过招聘、转岗、引入专业机构力量等方式配强体育教师队伍,专职教师占比提升,并建立“专职带兼职”培训机制,确保教学质量。 设施升级: 充分开发校内空间,建设“微操场”“微球场”,补充智慧体育设备,满足多样化运动需求。 安全保障: 定期检查场地器材,制定应急预案,关注特殊体质学生,建立运动伤害保险制度及诊疗绿色通道。 |
监督考核:
区教育局成立专项工作组,由局长牵头督导落实,定期通报各校实施情况,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评优评先。





家校社协同,
共育健康阳光少年
九原区教育局通过家长会、网络平台等渠道宣传体育锻炼重要性,鼓励家长陪伴孩子运动;联合社区、体育俱乐部等社会资源,拓展校外体育活动空间;实施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引导学生均衡膳食、规律作息,降低近视率,全面提升健康素养。



九原区以“每天锻炼2小时”为抓手,正全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提质增效,努力构建“人人爱运动、校校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新生态。未来,我们将继续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为培养体魄强健、意志坚韧的新时代接班人贡献九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