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区2025年秋粮“一喷多促”
补助政策实施方案
为切实抓好政策落实,强化措施落地,充分发挥政策资金效益,促进秋粮稳产增产,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秋粮“一喷多促”补助政策实施的通知》《内蒙古自治区2025年秋粮“一喷多促”补助政策实施方案》《包头市2025年秋粮“一喷多促”补助政策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通过实施秋粮“一喷多促”补助政策,在全区范围内对玉米(该项目不用于青贮玉米)开展“一喷多促”作业,确保作业面积达到5.9万亩,有效提升秋粮作物的抗逆性,减少病虫害发生,促进作物灌浆成熟,提高秋粮单产和品质,保障粮食安全。对开展玉米“一喷多促”喷施作业的实施主体给予适当补贴。
二、补助对象和要求
(一)支持对象
通过第三方遴选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及家庭农场等承担实施,科学确定单一主体实施面积,相关信息及时向社会公开。采用“先干后补”的经营主体或农户进行补贴,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高质量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稳定粮食增产的若干措施》执行政策补贴流程,切实做好“先干后补”验收等环节,确保无套补骗补现象。鼓励组织统一喷施作业,提高作业质量效率,力争覆盖更多农户。确保喷施一块、见效一块。
(二)补助内容及标准
主要对实施“一喷多促”作业所需的叶面肥、抗逆剂、调节剂、杀菌杀虫剂等物资进行统一采购,对作业服务费用给予补助。按照上级每亩补助标准为10元的要求,经测算,采购肥药等物资4.5元/亩;作业服务补助5.5元/亩。
(三)实施时间
“一喷多促”措施落实时间紧任务重,确保在玉米灌浆期完成作业,着力实现促生长发育、促灌浆成熟、促灾后恢复、促产量提高等多重效应。力争在8月30日前完成喷施作业。
(四)实施要求
一是加快实施进度,以农时季节和玉米生育进程为主线,结合实际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因地制宜简化程序,必要时先干后补。及时采购物资、对接服务主体,抢抓农时,确保在窗口期内完成喷施作业。
二是优先支持集中300亩连片实施,提高喷洒效率。
三是因地制宜,根据本区灾情、病虫情等实际发生情况,选择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内酯、助剂、乙螨唑、吡虫啉等五种药剂混配喷施。
四是严格作业时间,避开高温、大雨等不适时段和不利天气。
五是科学评估喷施效果,选择2-3片不进行喷施作业的玉米田块(或同一地块,部分喷施,部分不喷施,或喷施用量等梯度试验), 开展田间对比试验,做好田间防效数据调查、统计、分析及对比长势图收集等,并填报实施成效统计表(附件3),分析产量及相关指标数据,评价喷施效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快政策落实。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抢抓“一喷多促”作业窗口期,积极对接专业服务组织,科学统筹飞防安排。针对今年强降雨导致部分地块受灾、病虫情风险升高的情况,中心精准筛选适配肥药并科学配制,降低灾害影响。为保障作业质量,中心严格遴选有资质、有实力、有信誉的服务主体负责喷施工作,并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作业面积核实与质量查验,坚决杜绝不规范操作,立即按要求组织开展喷施作业,确保喷施一块、见效一块。并及时将有关文件、方案、投入品采购使用记录、无人机作业记录、影像资料等整理归档。资金支出情况第一时间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填报。切实负起责任,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抓好落实。
(二)强化指导服务,做好政策宣传。抓紧制定技术方案,抽调专家力量深入重点地区开展巡回指导、技术服务,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政策与技术宣传,高效完成物资采购,举办技术培训、现场观摩、田间课堂等,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做好政策宣传和解读,准确把握补助的政策目标和管理要求,及时妥善处理好补贴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坚决避免因前期喷施缺少支持、实施规模和标准不一等出现的矛盾,杜绝发生投诉、上访等事件,做好舆情处置。
(三)严格过程监督,提高喷防质量。多措并举加大监督力度,核实作业面积,查验作业质量,防止出现程序不规范、面积不真实、落实不到位、药肥不达标、偷工减料、哄抬价格、私自改装、无人机作业不规范或“空飞”等违规行为。开展随机抽查,实地查看作业面积,核对药品采购、喷施作业、投入品出入库记录等相关情况,抽查面积不低于任务面积的10%。对单一主体实施面积等相关信息要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积极组织发动受益种植户现场监督配药、加药、喷施作业等操作。通过多方参与共同监督,确保资金发挥实效。
(四)抓实督促指导,严格资金使用。在实施项目、采购物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管理,严格资金审批、招标采购、公开询价、公开遴选程序,严肃财经纪律,做到专款专用,加强项目资金绩效管理,强化政策措施实施监督,确保政策资金用足用好、用在刀刃上。加强资金监管,对发现的层层转包、成本虚高、挪用资金、套取补贴、审批程序不合规、喷施作业不规范等现象骗补套补行为,一经核实,对违规承担主体,要依法追回补助资金;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的有关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
附件:1.九原区“一喷多促”工作指导核验组
2.2025年“一喷多促”措施落实情况调度表
3.2025年“一喷多促”实施成效统计表
4.植保无人机“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
 
附件1
九原区“一喷多促”工作指导核验组
组长  | 
   成员  | 
  
王晓云  | 
   白雪、张玲、王世超、魏欣悦  | 
  
 
附件2
2025年“一喷多促”措施落实情况调度表
 
 
 
 旗县区  | 
   “ 一 喷多促”  | 
  ||||||||
资金投入  | 
   作业进度  | 
   中央资金支出进度  | 
  |||||||
 资金 总计  | 
   中央 财政 资金  | 
   地方 投入 资金  | 
   参与作业 组织数量 (个)  | 
   
 已完成面积  | 
   
 待完成面积  | 
   
 已支付资金  | 
   
 待支付资金  | 
   
 剩余资金  | 
  |
九原区  |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单位:万亩、万元
注:1. 资金总计=中央财政资金+地方投入资金=已支付资金+待支付资金+剩余资金。
2.“已支付资金”是指已支付的物资采购、服务作业资金;“待支付资金”是指签订物资采购、服 务作业合同或协议,已有支付意向的资金; “剩余资金”是指尚无支出意向的资金。
3. “中央财政资金”是指8月下达的“一喷多促”资金。
 
附件3
2025年“一喷多促”实施成效统计表
填表日期: 月 日 作物:
 
 旗县区  | 
   粒重指标  | 
   质量指标  | 
   产量指标  | 
   病虫害防治指标  | 
  ||||||||
延长 灌浆 时间 (天)  | 
   增强灌 浆强度 (%)  | 
   平均百粒重 (g)  | 
   增减 (g)  | 
   平均 容重 (g/L)  | 
   增减 (g/L)  | 
   平均 不完善粒 (%)  | 
   增减百分点  | 
   平均 单产 (公斤/亩)  | 
   增减 (公斤/亩)  | 
   病虫损失率 (%)  | 
   增减 百分点  | 
  |
 九原区  | 
   ||||||||||||
说明:关于增减数据,请与同作物相近地力未喷施地块进行详细试验对比,没有试验数据的与去年 或常年比。
 
附件4
植保无人机“一喷多促”技术指导意见
为科学指导植保无人飞机“一喷多促”作业,提高病虫害防控效果和玉米单产水平,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适用范围
本意见适用于玉米“一喷多促”无人飞机施药作业,所涉及的无人飞机作业参数、药剂选择和施药参数等因素仅供参考,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气象条件、玉米生育期、药剂助剂品种、植保无人飞机机型特点、周边作物和施药环境等进行调整和优化,大规模施药前须开展小范围试验。
二、飞行参数设置
综合考虑作物玉米生育期、亩施药液量、植保无人飞机机型和下压风力大小等因素,设定植保无人飞机飞行参数,确保喷雾均匀、无重喷漏喷、飘移损失小且作物植株无折损。施药前应根据飞行高度确定有效作业喷幅,确保喷幅边缘有足够的药液沉积量;作业时环境风速应小于三级风(≤3.3m/s),针对现有主流植保无人飞机,施药液量2升/亩;飞行高度(离玉米冠层的高度)离玉米冠层3.5-4.5米,飞行速度3-5 m/s,喷洒宽度7-8米;施药后如遇雨,应及时补治。
三、防控药剂选择
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科学混用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实施玉米“一喷多促”作业,药液配制时应确保所有组分混合均匀、混配稳定、协同增效且对玉米无药害。玉米可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虫剂防治粘虫、蚜虫、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棉铃虫等害虫,选用唑螨酯、阿维螺螨酯等药剂防治红蜘蛛,选用吡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戊唑醇、醚菌酯·氟环唑等杀菌剂防治北方炭疽病、叶斑病、大小斑病等病害。同时,合理混配芸苔素内酯、三十烷醇、噻苯隆、胺鲜酯、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增强玉米抗倒伏抗逆能力,促进玉米植株叶壮、秆粗、穗大、粒多。
四、叶面肥料选择
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相应肥料,高温干旱地区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剂,渍涝地块及时排水后可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早霜威胁大的地区可喷施磷钾肥或液体肥。
五、喷雾助剂添加
施药作业前,可在药液中添加适量的改性植物油、矿物油等喷雾助剂并混合均匀,用于改善农药药液性能,提高雾滴沉降,抗飘移、耐雨水冲刷、抗蒸发等性能。
六、注意事项
(一)施药作业前,要调查作业周边环境、确定作业区域及边界。根据作业区域,综合评估潜在风险,防止喷雾雾滴飘移造成非靶标生物毒害和周边作物药害。
(二)施药作业时,环境温度不超过30℃。鉴于部分地区中午气温较高,上升气流强,因地制宜选择在上午10点前或下午4点后施药作业,盛夏时节可选择在晚上施药。施药时可在植株冠层叶片提前布放雾滴测试卡,进行雾滴密度检测,为保证飞防作业质量和施药效果,建议调整飞行作业参数、提高施药均匀性,确保每平方厘米雾滴数量在20个以上。
(三)起降作业时,应远离障碍物和人员,作业人员应穿戴必要的防护用品,避免处在喷雾的下风位,严禁在施药区穿行,作业时禁止吸烟及饮食
(四)施药防控后,要及时跟踪调查病虫害防治效果并做好记录。
			
 停止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