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原区农牧局关于印发《2025年包头市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苏木镇、街道:
按照包头市农牧局关于印发《2025年包头市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包农发〔2025〕85号)的通知,进一步做好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我局制定了《2025年包头市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现印发你们,请立足实际,确保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附件:《2025年包头市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
九原区农牧局
2025年5月30日
附件:
2025年包头市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决策部署,2025年以玉米、大豆、蔬菜等为重点作物,突出大面积和整建制,强化工作措施和主体带动,推动单产提升上水平见实效。按照《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内农牧种植发〔2025〕167号)和《2025年包头市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包农发〔2025〕85号)要求,结合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要求和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锚定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以技术集成推广为抓手,围绕重点作物、重点产区、重点环节,紧盯关键农时、关键技术、关键要素,强化组织领导,细化工作措施,优化技术路径,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引领和服务小农户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为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提供有力支撑。
——突出关键作物。按照产需形势、单产潜力,将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作为单产提升的工作重点,力争尽快实现突破;同时聚焦产能提升有需求的蔬菜作物,纳入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支持范畴,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实施。
——突出技术集成。强化现有品种技术组装配套和集成创新,加快展示示范和推广应用,全面提高良种良法覆盖率和到位率。聚焦底盘技术、核心种源、关键农机装备、合成药物、耕地质量、农业节水等领域,加强协作攻关,做好技术储备,加快转化应用,促进单产稳定可持续提升。
——突出力量集聚。发挥行政推动主导作用,协调各部门支持,科研、教学、推广全程参与,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约项目、加大投入,形成推进单产提升的工作合力,着力破解良种选育、地力提升、农机研发、主体培育、产后加工等瓶颈。
——突出园区建设。坚持“大园区理念”,立足资源禀赋和生产基础,建设“九个有"(即"三田两区四支撑”,园区要有三田:高标田、选种田、良机田。两区:四控区、社服区。四支撑:人才、技术、政策、机制支撑)单产提升综合园区,进一步扩大综合园区建设规模。
——突出节水增粮。瞄准“节水增粮”发展方向,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采取管灌改滴灌、小流量滴灌等工程、农艺节水综合措施,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单产提升协同推进。
——突出绿色高效。坚持绿色与增产结合、节本与增效兼顾、产量与品质并重,集成推广优质高产高效、节水控肥节药、立体复合种养等绿色高效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
二、技术路径
立足本地区主要作物和种植制度,科学搭配品种,合理安排茬口,优化种植制度,落实关键技术,实现高产稳产。在此基础上,突出不同地区、不同环节生产特点,明确不同作物的技术路径。
(一)玉米。重点是“精细整地、导航播种、合理密植、化学调控、水肥一体、绿色防控、一喷多促、机械收获”等,提高种植密度、出苗整齐度和保苗率。
良田上,精细整地、合理布局田块,便于灌溉和田管,完善灌溉设施,推进水肥一体化发展,提高防灾减灾能力。鼓励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措施,提高耕地基础地力。推广大型农机具作业,深翻深松,加深耕层,构建上虚下实的耕层结构,促进土壤疏松透气,蓄水保肥。
良种上,筛选推广耐密植、抗倒伏、脱水快、易机收高产品种,根据土壤肥力、施肥水平及品种耐密性合理调节株距,播种密度为5500-7000 株/亩。
良机上,普及推广液压翻转犁、深松机、驱动耙等耕整地机具和联合整地机械,打破犁底层;应用高性能精量播种机,提高播种质量;推广高效低损联合收获机;推动现有农机加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
良法上,重点推广合理增密、水肥一体、浅埋滴灌、高垄覆膜、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加强茎基腐病、粘虫、红蜘蛛、双斑萤叶甲、蚜虫等病虫害防治。
区域上,全面推广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部分地区示范推广高垄覆膜水肥一体化技术,鼓励玉米与马铃薯、向日葵、小麦等轮作,黄灌区大力推广黄河水直滤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二)大豆。重点是“合理轮作、种子包衣、精细机播、合理增密、低损收获”等,着力提升单产水平。
良田上,综合增施有机肥、深翻等措施,打破犁底层,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夯实生产基础。
良种上,大力筛选推广高油、高产、多抗、耐密、宜机收品种;因地制宜推广转基因大豆品种应用。
良机上,推广液压翻转犁、深松机、驱动耙等耕整地机具,提高整地质量;推广精量播种机+北斗导航系统,提高播种质量;推广高效低损专用收获机和专用割台,减少收获损失。
良法上,重点推广大豆覆膜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配套精细整地、种子包衣、根瘤菌接种、合理密植、化控防倒、叶面肥喷施等增产技术措施,推进粮豆合理轮作。加强病虫草害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
区域上,因地制宜开展大豆不同密度试验、高产优质品种筛选和高产栽培技术模式集成创新。
(三)蔬菜。重点是“合理安排茬口、集约化育苗、轻简化栽培、精准施肥、绿色防控、智能管控”等,着力提升单产水平。
良田上,综合运用增施有机肥、控肥增效等措施,夯实生产基础;降低化肥、农药用量,提升水肥利用效率,培肥地力,增加土壤团粒结构。
良种上,大力筛选推广高产、多抗、品质好的品种。
良机上,推广棚室小型机械包括耕种防机具,提高机械化水平;推广集约化育苗设备、自走式喷灌设备、智能化管控设备等,提高效率减少人工投入。
良法上,重点推广“绿叶—果类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根据蔬菜吸收土壤养分程度和根系深浅不同进行轮作,充分利用土壤养分。配套水肥一体化、智能管控、绿色防控、高垄栽培、膜下滴灌等高产栽培技术,推进新品种、新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
区域上,重点开展设施蔬菜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推广,提升复种面积和产量,持续推进化肥、农药科学施用,减少人工投入,加大智慧化管控占比,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扩大集约化育苗辐射范围,丰富适宜本地栽种新品种。
三、重点任务
(一)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示范引领作用。率先承担粮油单产大面积提升任务,遴选基础条件较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作为重点主体,建设粮油单产提升示范田、样板田和攻关田,并开展跟踪监测。率先开展技术集成和模式展示。探索建立重点主体与专家信息双向互推、与农技人员有效对接机制,鼓励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推动关键技术和增产模式先试先用。率先开展宣传培训和案例引导。
(二)加强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强化优良品种筛选推介。发挥“看禾选种”平台作用,筛选推介一批高产优质、耐密、耐盐碱的优良品种,科学指导选种用种;强化良种供应保障,加强种子产供需分析和市场监测,指导做好市场所需品种种子调度和余缺调剂;加大种子市场质量监督抽检力度,落实种子质量校准和认证,推动种子质量整体提升,严厉打击制售假劣种子违法行为,确保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三)强化集成技术普及推广。专家揭榜领办样板田。各级农牧部门组织专家领办示范田,开展高产新品种、高性能农机、高效新模式等展示应用。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组织农技员进乡村、包农户、联主体,开展全要素技术集成、全环节农技培训、全周期指导服务。单产提升大培训。用好春播前和秋收后的农闲时间,抓住春耕备耕、夏季田管、秋粮收获等关键农时,针对粮油领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主体、种粮农民等,分作物、分季节、分区域开展单产提升专项培训。春播关键期启动全市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
(四)推进主力机型配套升级。机具引进示范和推广应用上,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加大北斗规模应用和更新,切实提高耕整地和播种质量。补贴政策上,优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推进“优机优补”“有进有出”落地实施。扎实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促进老旧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升级换代,提升在用机具性能。机手培育上,加大农机手培训力度,提升农机维修保养、设备调试、田间操作、参数设置等技能。
(五)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强技术供给与集成推广。针对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措施,组织发布适宜当地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瞄准密植、精细整地、水肥高效利用等技术集成应用,组装综合技术方案,依托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以基地联系种植大户,带动普通农户。加强协同推广提升效能。
(六)推进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加强同水利、应急等部门会商,强化监测预警,做好重大灾害趋势研判,做好救灾物资准备及技术储备。加强预测预报,重点抓好草地螟、粘虫、玉米螟、玉米红蜘蛛、草地贪夜蛾、蚜虫、双斑萤叶甲、大豆根腐病、马铃薯晚疫病等病虫害防控。
(七)持续推进耕地质量建设。实施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深耕深松、保护性耕作等地力提升措施。严格落实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地膜,地膜回收处置率不低于85%。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推进田、水、电、路、林、土综合配套。在缺水地区、地下水超采地区、单产提升潜力大地区等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
四、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严格落实市级部署要求,构建“九原区统筹、乡镇推进、村社落实”三级联动工作体系,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统筹整合农业技术推广、农机服务等内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主动加强与发改、财政、水利等部门的沟通对接,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全力破解制约单产提升的土地、资金、技术等瓶颈问题,构建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高效工作格局。二是深化整区推进,强化示范引领。在全力配合部级整建制推进县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申报创建自治区级整建制推进县。统筹整合国家和自治区绿色高产高效项目资金,加大本级财政配套投入,聚焦粮食、特色农作物等重点产业,扩大单产提升实施规模。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对整建制推进县进行一对一指导,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进度清单,强化工作调度和督导检查,定期开展工作进展评估,确保关键技术和重点任务落实到位,推动整县均衡增产。三是优化指导服务,提升技术水平。加强与国家、自治区级、区级专家团队的紧密协作,充分发挥大面积单产提升专家库作用,在春耕备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关键农时节点,及时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成立专项工作组,深入乡镇、村社和田间地头,开展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服务。围绕生产全过程全环节,通过举办技术培训班、发放技术手册、开展线上咨询等多种方式,为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切实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激励机制,调动专家、农技员和合作社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技术指导服务常态化、精准化。四是加强示范宣传,营造良好氛围。精心策划组织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遴选培育一批高产典型和示范样板,及时总结提炼大面积单产提升的好模式、好经验、好做法。在春播秋收等关键农时季节和重要农业活动期间,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广泛宣传单产提升工作成效和先进典型,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农业单产提升的良好氛围。同时,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基层实际需求和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及时调整完善工作措施,推动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取得实效。
附件:1.2025年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2.2025年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技术指导组组名单
3.2025年大面积单产提升“两个一千”行动实施方案
附件1
2025年包头市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王栋梁 区农牧局局长
副组长:常 新 区农牧局副局长
任 峰 区农牧局农业股股长
成 员:秦一平 阿嘎如泰苏木副苏木长
冯 帆 哈业胡同镇副镇长
姬续军 哈林格尔镇副镇长
孙林春 麻池镇副镇长
崔晓耕 萨如拉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委员
陶 磊 白音席勒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农牧局农业股,任峰任办公室主任。
附件2
2025年包头市九原区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技术指导组名单
组 长:高常军 推广研究员
副组长:王丽芬 推广研究员
成 员:孙 科 高级农艺师 苗晓雨 高级农艺师
刘富贵 高级农艺师 张建华 高级农艺师
吴 洁 高级农艺师 韩瑞芝 高级经济师
张 宁 农 艺 师 白 雪 工 程 师
赵爱民 农 艺 师 赵丽平 经 济 师
刘 慧 农 艺 师 蔡 利 农 艺 师
陈 飚 农 艺 师 贺 楠 农 艺 师
李榕轩 技 术 员 李 慧 农 艺 师
王 勇 农 艺 师 邵学勤 农 艺 师
石 嵩 农 艺 师 任 峰 助理农艺师
张 源 助理农艺师 王世超 助理工程师
高 鑫 助理农艺师 尹改丽 助理农艺师
马 莹 助理农艺师 王 璐 技 术 员
尚海波 技 术 员 何亚格 技 术 员
敖日其楞 技 术 员
2025年九原区大面积单产提升“两个一千”行动实施方案
为着力提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单产水平,夯实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技术支撑,进一步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能力,按照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要求,建设更多示范区和“吨粮田”,结合包头市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要求和生产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
深入推进单产提升,围绕“六个聚焦”,强化“五良”技术融合集成,建设一批整建制单产提升示范区,创建一批“吨粮村镇”。2025年,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融合“五良”措施,加强园区建设,全区建设单产提升示范区4万亩、“吨粮田”达到3万亩。
二、主要措施
(一)聚焦重点作物
示范区聚焦玉米主要粮油作物,“吨粮田”聚焦玉米,实施粮油单产提升项目,带动玉米单产提高0.5-1个百分点。
(二)聚焦重点区域
根据九原区地区光热资源、水肥一体化等基础设施等条件综合考虑,单产提升示范区安排哈业胡同镇和哈林格尔镇,“吨粮田”拟在哈业胡同镇打造。蔬菜等其他作物由各主产苏木镇、街道结合项目因地制宜打造示范区。
(三)聚焦关键技术
突出“建良田、育良种、用良机、推良技、优良制”等“五良”技术融合。玉米方面,重点推广“密植+水肥一体”精准调控技术。
(四)聚焦节水增粮
瞄准“节水增粮”发展方向,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为中心,创建“吨粮田”,推广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等综合措施,黄灌区因地制宜推广黄河水澄清滴灌、直滤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水肥效率双提升。
(五)聚焦技术宣传
结合春耕春播,聚焦关键农时,打造技术集成示范区、成立专业技术人员服务队伍、服务规模化新型经营主体、创建技术推广基地,充分发挥园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适时组织召开现场观摩周和观摩会等活动,广泛邀请基层技术人员、新型经营主体和种植农户等参加,扩大技术宣传覆盖面。
三、重大项目支持
结合“两个一千”行动,统筹玉米单产提升工程、国家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自治区绿色高产高效行动等项目,巩固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各苏木镇、街道要将“两个一千”行动作为单产提升工作重点任务来抓,加强督促指导,至少形成一套可复制推广的耕地、种子、技术、机械等集成创建模式,确保创建工作见到实效。
(二)强化团队支撑
持续与区级专家开展合作,发挥各级专家组作用,通过“专家+农技人员+示范基地+辐射带动户”推广高产技术,实现技术模式由示范区向周边农户扩展,提升农民种植技术水平。在关键农时季节,及时开展模式选择、集中培训、巡回指导、测产验收等工作,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示范水平。
(三)强化典型带动
区农牧局将在生产关键季节、关键环节、重点区域组织开展巡回指导。各苏木镇、街道要结合生产实际,持续深入示范区开展“两个一千”行动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