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
对包头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
第299号建议的答复
刘三铁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在包头市打造“秦直道”文化名片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秦直道作为秦朝重要军事交通工程,自陕西咸阳向北延伸,终点为包头麻池古城,九原区虽无现存秦直道遗址,但经考古研究与历史考证,麻池古城作为秦直道北端终点的定位确凿无疑。九原区依托麻池古城作为秦直道北端终点的独特历史价值,立足打造区域文化地标,启动秦直道起点广场建设项目。项目选址于麻池镇博物馆北侧及东侧区域,规划面积3200平方米,总投资200万元(由九原区政府出资并整合古城村集体资金)。同时,以秦直道文化为核心,联动华鹿温泉小镇资源,规划打造“温泉+秦直道”主题商业街区,探索“文旅+康养+商业”复合型产业发展模式,旨在提升地区文化影响力与经济发展动能。
二、采取措施
1.强化前期调研与规划。2024年1月底委托中建文旅设计院开展前期工作,2月中旬组织设计团队深入麻池镇,通过实地勘测、地形测绘、走访座谈等方式,系统梳理麻池古城及周边历史文化资源,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研究成果,优化项目选址与设计方案,确保规划科学性。
2.深挖文化内涵与创新表达。以秦直道历史文化为核心,融合秦汉军事、交通、商贸等元素,通过主题文化展示、历史人物雕塑等实体景观,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还原秦代生活场景,融入非遗展示、民俗表演等内容,将“民族团结”主线贯穿项目建设,增强文化体验感与吸引力。
3.开展学习交流与招商引资。主动对接麻池镇政府及华鹿温泉小镇项目方,赴山西忻州古城、温泉产业管理中心考察学习,借鉴其开发模式、运营管理经验;积极对接22家次文旅企业,宣传推介九原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协调自然资源等部门,助力企业完成温泉采矿权证办理,推动项目落地。
4.推进项目合作洽谈。对接中铁十局、包头河套商会等企业,围绕华鹿温泉小镇及秦直道商业街开展投资合作洽谈,推动项目开发建设。
三、取得成果
1.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文化高地标志性项目清单》及文化遗产活化利用会议部暑要求,今年5月,秦直道起点广场建设工程已正式启动,预计10月建成投用,将成为展示秦直道文化的重要窗口。
2.多次协调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在原有探矿权证的基础上,帮助企业办理了温泉采矿权证。
四、举一反三
1.深化文化融合模式。以秦直道起点广场建设为范例,系统梳理辖区内其他历史文化资源,如古遗址、传统村落等,探索“文化+景观+体验”三位一体的开发模式。通过建设文化主题公园、遗址展示长廊等项目,推动历史文化与城市公共空间深度融合,打造更多可感知、可参与的文化地标。充分学习山西省忻州市以及河北省唐山市在开发地区温泉资源、盘活城市闲置楼宇方面的做法,借鉴“云中河(温泉)度假区”“唐山宴”两个项目的招商、运营模式,持续完善、更新地区温泉资源开发等已策划项目的内容,进一步夯实对外招商引资的基础工作。
2.创新文旅联动机制。借鉴项目中历史文化串联经验,建立区域文旅资源联动开发机制。整合麻池古城、秦直道遗址及周边生态景观,设计主题化文旅线路,配套智慧导览、沉浸式体验项目,提升文旅产品吸引力。同时,联动周边旗县区,构建跨区域文化旅游协作圈,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送。
3.强化资金与政策保障。总结项目资金筹措经验,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级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探索“文化产业基金+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同步研究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相关政策,推动将文化遗址保护与城市建设、生态修复纳入专项规划,为后续项目争取政策支持与审批便利。
4.以秦直道文化遗产保护为示范,全面梳理九原区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动态化文物资源数据库,对尚未发掘的遗址、古建筑、历史街区等潜在文化遗产进行重点标注与保护。借鉴秦直道起点广场“考古先行、科学规划”的经验,将考古勘探、文物评估纳入新建项目审批前置环节,避免城市建设对文物造成破坏,形成“发现—评估—保护—利用”的全链条管理模式。
签 发 人:刘小平
承办部门: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包头市九原区文体旅游广电局
承 办 人:李静
电 话:0472-6140866
单位名称: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
答复日期:2025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