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哈业胡同镇坚持“思想引领聚合力、实事办理解民忧、典型带动树新风”工作主线,以推深做实“五讲五晒五引领”为抓手,聚焦“讲政策、办实事、抓引领”三大任务,创新形式、精准发力,推动党的政策“入脑入心”、民生福祉“可感可触”、党群关系“共促共融”。
01
着力“惠民宣讲”,政策声音入人心
构建“线上+线下”“集中+分散”的立体化宣讲体系,让政策理论从“文件上”走到“群众中”。线上精准推送,打造“指尖课堂”。依托哈业胡同镇微信公众号开设“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专栏,以“图文+短视频”形式推送惠民惠农政策解读、红色故事等内容。利用“村村响大喇叭”,定期广播党的理论政策、移风易俗等内容,让党的政策“声”入人心。线下多元覆盖,打通“面对面渠道”。邀请区医保局、教育局、人社局、民政局走进我镇,开展“政策面对面”集中宣讲活动,围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及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低保特困救助等四大民生领域8项高频政策进行集中系统解读。建立机关干部包联入户机制,开展上门入户“一对一”宣讲,发放“一卡通”对比图、惠民惠农政策明白卡,用“拉家常”方式把各项惠民政策讲清楚、讲明白,并手把手帮大家梳理自家的惠民账,截至目前,累计发放明白卡、对比图1000余份,政策覆盖人数1500余人。
02
着力“为民办事”,民生服务暖人心
坚持把“办实事”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试金石”,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以实实在在的成果赢得群众信任。聚焦健康福祉,织密民生“保障网”。积极协调妇联、卫健部门,精心组织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活动,累计为83名妇女进行筛查。组织银发焕新颜爱心义剪活动,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集中理发服务,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上门服务,累计服务600余人。扎实做好低保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金、残疾人困难补贴、重度补贴、高龄津贴、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发放供养金等发放工作。聚焦住房安全,托起群众“安居梦”。扎实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组织镇村干部逐户摸排鉴定,建立台账,精准施策。在实施过程中,严把质量关、安全关、进度关,确保危房户如期住上“安心房”“暖心房”。今年以来,共为3户“六类重点人群”实施了危房改造,群众居住条件显著改善。聚焦防汛救灾,筑牢生命“安全线”。紧盯河道安全关键环节,组织专项力量对镇域内大坝沟、梅力更沟、乌兰不浪沟等重点河道开展全面巡护和隐患排查工作,对存在隐患的危险地段,及时组织机械和人力开展工程处置,通过分段筑坝、加固堤防、疏浚河道等方式有效控制风险。对于积水严重的地块,调配抽水泵、挖掘机、水管等设备,以“水泵抽水+管道排水”的方式,同步展开排水作业,党员群众齐心协力,为受淹农田打通“生命通道”;农技人员通过实地查看和微信群转发防控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为受灾农户提供灾后复产技术指导和保障政策宣传,累计开展20余次。
03
着力“典型引领”,凝聚群众向心力
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干、乡贤能人跟着干、群众主动参与干”,通过搭建平台、选树榜样、激发内生动力,推动形成“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浓厚氛围。党员干部“亮身份、作表率”。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引导党员干部在宣讲政策、办实事、移风易俗等方面率先垂范,主动亮身份、作承诺、办实事,累计开展为民服务活动200余次。乡土人才“传帮带、聚合力”。成立乡土人才培育中心,李旺荣、石卫东等农业生产技术人才、致富带头人通过“课堂讲授+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讲解实用种植技术,培育“新农人”;打造助农直播间,本土自媒体达人王亚春直播带货,助农销售,并为周边村民传授新媒体运营、直播带货等技能。群众参与“当主角、树新风”。开展“致富带头人”“最美庭院”评选活动,挖掘和宣传一批群众身边可见、可学、可比的先进典型24个;组建各类志愿服务队,鼓励群众参与环境整治、政策宣传、困难帮扶等工作,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