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四十一个教师节。
每到这天,我们总会真切地对老师们道一声“节日快乐!”但你是否知道,老师最希望得到的快乐是什么?
“上课!同学们好”这句简短有力的开场白,包头市第五十三中学55岁的历史老师李慧已经说了34年。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教师到退休后被返聘,岁月改变了她的容颜,却未减课堂里的蓬勃活力。每一届学生的最后一课,她总会站在讲台上红了眼眶,台下的孩子们也跟着抹眼泪。这份双向奔赴的不舍背后,是她“不误人子弟,不辜负信任”的执教信念。
“匠心育人,认真教书,勤恳付出”是李慧扎根讲台最踏实的快乐。
“这是我三年来记下的'庄子语录',都是您课堂上说过的话。”这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包头市第三十三中学语文老师张俊峰珍藏至今。37年教龄里,他教过无数学生,始终坚信所有学科最终都是为了育人。“教育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培养技能,而更要帮孩子修养道德、塑造人格。”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张俊峰最珍贵的快乐。
“Learning is a lifelong journey...”这段课本里的英文,是包头市第五十三中学英语老师郭娜常跟学生念叨的话,也是她想悄悄种在孩子们心里的成长种子。多年后,一位毕业生手捧着泛黄的纸条专程回来看她,纸条上正是当年郭娜写下的这句鼓励。“谢谢您,当年这段话陪我熬过了初中最艰难的日子。” 郭娜这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句话、一个举动,竟成了照亮学生前行路上的一束光。
“被学生需要、被学生记得、被学生看见”是郭娜最珍视的快乐。
“郭妈妈,等等我!” 这句稚嫩的呼喊,是九原区沙河二小思政老师郭燕在课堂上收获的专属温暖。在任教的9年时光里,她把“情境式教学”搬进教室,和学生做平等对话的朋友。那些一年级的小不点儿,察觉她偶尔揉腰时,会悄悄搬来小凳子,小心翼翼地站在上面,用肉乎乎的小手为她轻轻捶背;课桌上偶尔出现匿名放置的润喉糖,包装上会画着歪歪扭扭的笑脸······
“这些细碎的小温暖”是郭燕最安心的快乐。
晨光刚漫过教学楼的窗,包头市第四十九中学地理老师杨二俊便已经站在了教室门口。24 年坚守地理讲台,2006 年接任班主任后,这一当就是近20年,她早已习惯清晨6点准时到校,陪着学生一起早读。她看着学生从分不清“经线纬线”,到能侃侃而谈“季风气候对农业的影响”;从懵懂的初中生,长成有想法的少年。“学地理不只是记地图,我更希望学生们学会用新的角度看世界”。在她心中,教师从来不只是传授知识的人,更是用真心陪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看着我教过的学生一步一步成长”是杨二俊最简单的快乐。
包头市第四十六中学食堂前的空地上,音乐老师赵洁琼又一次扬起手:“再来一遍!注意眼神要亮,动作要连贯!”这句话,她在学生排练中说了29年。为了让孩子们跳好一支舞,她陪着学生反复抠细节,手臂抬多高、脚步落在哪。如今,她带过的学生里,有不少也站在了舞蹈教室的讲台上,像她当年一样,握着学生的手纠正姿势,把对舞蹈的热爱、对艺术的坚守,继续传递给下一代孩子。每当看到学生在舞台灯光下旋转、跳跃,眼神里满是从容自信时,她的眼眶总会发热,心底涌起满满的骄傲。
“孩子们在舞台上从容自信的那一刻”是赵洁琼最大的快乐。
“踢腿要稳,出拳要有力!”包头市第四十六中学武术队教练郑智德的口令,在武术训练场回荡了4年。4年前,他接手的是一群连“马步”都站不稳的“初学者”:有的孩子动作生疏,出拳时总怕打到别人;有的眼神躲闪,不敢在众人面前展示。可郑智德从不说“放弃”,他陪着孩子们一遍遍练扎马步,手把手教出拳姿势。如今,曾经的“小菜鸟” 早已蜕变成赛场上披荆斩棘的小勇士 —— 招式利落,眼神坚定,团队比赛时更是齐心协力拿下许多好成绩。看着孩子们身上的怯懦被勇气取代,郑智德的心里满是欣慰。
“看着他们通过武术培养出坚强的意志力”是郑智德最自豪的快乐。
“有的孩子把我耳朵画得大大的,还有人画我陪女生跳皮筋的样子。”说起学生笔下的自己,九原区世纪路一小数学老师杨贯楠老师忍不住笑出声。课下,他是陪男生打球、和女生聊心事的“大朋友”;课上,他从不是沉闷的公式推导,而是带着学生充满趣味地进行探索。“担得起讲台和粉笔的重量,把最好的都给孩子们”是他刻在心里的教育信条。
“看着孩子们成长。”是杨贯楠最踏实的快乐。
这些都是九原老师们的快乐,平凡、微小、闪亮、动人。
每到教师节,《西游记》里有一句台词就会刷屏,“说什么报答之恩,日后你惹出祸来,不要把为师说出来就行了。”调侃中却有深情。
老师的快乐很简单,它可能是课堂上学生专注的眼神,是毕业多年后一句突然的问候,是重逢时聊起的课堂趣事,是学生笔下那个“不一样”的自己······只要一点点甜,就能支撑他们走很远。
谢谢每一个为我们打开世界的人。
老师,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