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园社区地处包头市新都市区核心地带,辖区范围北至建设路,南抵黄河大街,东接210国道,西达世纪路东大街,总面积达3.2平方公里,辖区内业态丰富,涵盖商圈、学校、公园,还包含4个物业小区和1片平房区,常住人口2535户、5496人。社区党委下设5个党支部,拥有党员145人,现有社区工作者11人。为切实回应居民在“老有所养、幼有所托”方面的期盼,满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社区创新设立聚力“社区合伙人”工作坊,成功吸纳5家社会组织,1支专业志愿服务团队,并组建12支社区志愿服务团队,由此构建起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的微治理模式。
一、目标体系化,精准定位需求
“缤纷假期‘托’起精彩”社区托管项目始终以党建引领为根本遵循,锚定“安全守护+教育赋能+社区融合”三维体系核心目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社区党组织主动靠前、精准发力,牵头深入开展了4轮次全覆盖需求调研,深入双职工家庭、新业态从业人员家庭、隔代教育家庭、困难家庭、残疾人家庭等群体,精准捕捉假期儿童“看护真空”“教育断层”“社交不足”等痛点问题。在此基础上,党组织主导制定《托管服务三年规划》,将其纳入社区“为民办实事”重点清单,明确服务标准、阶段目标与保障措施,为项目长效推进绘制“路线图”。同时,创新设立党员责任岗,选派5名经验丰富的党员与特殊儿童家庭结对包联,通过定期家访、个性化帮扶、情感疏导等方式,为困境儿童送去“定制化”关怀,让党建温度直抵群众心坎。
二、资源整合化,凝聚多方力量
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轴心纽带作用,构建“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资源整合网络。向上主动对接争取多方支持,成功获得市、区工会专项经费注入,为托管服务硬件升级与活动开展提供资金保障;链接区妇联家庭教育专家资源,引入亲子关系指导、家风建设课程;联动团区委调动“小鹿回家”志愿者团队,充实服务人力储备;协调共联共建单位开放2处特色场地,为孩子们开展城市探索、科普实践等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优质空间。
与此同时,区委社会工作部将该项目纳入党建引领 “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重点培育,在动态跟踪创建进展的基础上,精准发力提供全流程专业指导——不仅协助优化资源配置方案,避免服务重叠与缺口,还指导项目团队完善课程体系设计、规范服务流程,并建立科学的服务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常态化督导与阶段性复盘,推动服务从“有温度”向“高质量”跃升,为模式可持续发展注入专业动能。
三、服务模式化,打造规范流程
社区托管创新推行“123”标准化工作法,为儿童、青少年构建起全方位、精细化的服务体系。“1”即建立1份动态化个性化成长档案,由专业社工牵头,结合日常观察、学业表现、兴趣特长及心理状态等维度,为每个孩子绘制专属成长图谱,既作为服务调整的依据,也为家长提供清晰的孩子发展反馈。“2”即打造“课业+兴趣”双轨基础服务。课业辅导环节,安排志愿者为孩子们提供作业答疑、知识巩固,营造专注的学习氛围;兴趣培养环节,开设绘画、手工、科普实验等多元课程,由专业社工根据档案记录的孩子特点进行针对性引导,充分激发潜能。“3”即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三方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家长会、家社沟通群及时反馈孩子情况,邀请学校教师志愿者参与课程设计,联合社区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形成“家校社”同频共振的教育合力,让孩子在协同共育中实现全面发展。
四、专业介入化,提升服务质量
专业社工团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成为托管服务的核心支撑力量。社工团队运用科学的儿童发展量表,对参与托管的孩子们进行全方位能力基线评估,精准掌握每个孩子在认知、社交、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状况。基于评估结果,探索研发“五色课程体系”,红色爱国课程通过革命故事宣讲、国旗礼仪学习等厚植家国情怀;蓝色安全课程围绕应急避险、防拐防骗等内容提升自护能力;绿色环保课程结合垃圾分类实践、植物养护体验培育生态意识;金色文化课程融入传统手工艺制作、经典诗词诵读等传承中华文脉;橙色心理课程则通过团体游戏、情绪绘本共读等呵护心理健康,一系列课程相互补充、有机融合,全面覆盖儿童成长的关键领域。
在社区党组织的统筹引领下,市、区委社会工作部、工会、妇联等多方力量紧密联动,温馨家园社会组织与“微光”志愿服务团队专业护航,果园社区假期托管班实现从“落地启动”到“优质运行”的跨越式发展,结出丰硕成果。专业社工与志愿者团队默契配合,为儿童、青少年打造了立体式成长空间。课业辅导时,志愿者们耐心答疑解惑,让知识巩固更高效;兴趣拓展课上,手工制作、科普实验等活动点燃探索热情;主题教育中,红色故事分享、安全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习更生动。这些有温度的陪伴、有深度的引导、有保障的服务,让儿童、青少年的假期告别“看护真空”。在红色课堂中厚植家国情怀,在安全实训中练就自护本领,在文化体验中传承传统文脉,缤纷假期真正成为儿童、青少年快乐成长的“加油站”,成为家长们卸掉“看护焦虑”的松弛剂。自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在九原区果园社区落地以来,社区服务与治理效能实现质的跃升。通过构建“社工引领方向、志愿者扎根一线”的协同机制,形成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同频共振的服务生态。实践充分证明,“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通过精准识别群众需求、精准匹配服务资源、精准统筹参与力量,可以有效破解基层服务中资源分散、力量薄弱、供需错位等痛点堵点问题。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九原区果园社区的治理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更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基层治理样本,为推动现代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