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气象部门7月19日发布的暴雨预警,九原区将遭遇强降雨天气,为有效抵御洪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九原区农牧局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通过细化防御措施、强化安全提示,指导农户科学应对,全力守护农田安全与农户利益。
分类施策:针对不同地块定制防洪方案。针对此次暴雨可能引发的田间积水问题,区农牧局结合地块实际条件,推出差异化防御策略:一是对无排水条件的地块,推广“舍小保大”策略,建议农户提前规划部分区域作为应急储水区,如:10亩连片农田可划出半亩至1亩地势较低处,通过人为引导积水集中,减少其余地块受淹面积;二是低洼易涝区域需抢在雨前行动,利用排水空地开辟临时泄洪通道,可调用挖掘机开挖深度30-50厘米、宽度1-2米的排水沟,同时清理田间原有排水渠内的杂草、淤泥,确保水流畅通;三是设施农业种植户需重点加固大棚骨架,检查棚膜密封性,在棚室四周堆砌30厘米高的土埂或沙袋,防止雨水倒灌;露地蔬菜种植区可提前搭建临时挡水墙,对成熟期作物优先抢收。
安全为先:明确灾后处置“红线”。风雨停止后并非立即进入田间的“安全信号”,此时土壤饱和易引发坍塌,田间可能存在电线杆倒伏漏电、灌溉设备泡水短路等隐患,盲目进入不仅无法有效挽回损失,还可能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农户需待气象部门确认险情解除、地面沉降稳定后,再有序开展灾情排查。
其实在7.10冰雹救灾减灾行动中,区农牧局就通过喷洒叶面肥的方式,为受灾农作物补充养分,增强其恢复能力。同时,建立了“气象预警—应急响应—技术跟进”的快速联动机制。后续区农牧局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强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为农户提供准确的灾害预警信息,并根据灾情发展情况提供灾后改种补种技术方案、病虫害防治指导等服务,全力以赴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助力农户最大限度降低损失,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