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哈业胡同镇乡土人才培育中心,第一眼便被“玉米糖了”助农直播间所吸引。这间小小的直播间,是乡土人才王亚春创作短视频、直播带货的地方。通过让手机成为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化为新农活,昔日面朝黄土的庄稼汉,如今化身掌握流量密码的乡村代言人。这正是哈业胡同镇创新人才培育工作的生动缩影。
哈业胡同镇乡土人才培育中心
哈业胡同镇坚持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发展的源头活水,把优化人才“选、育、用”作为集聚人才的关键要素,精耕乡土人才培养沃土,着力在乡土人才培育上务实功、出实招、求实效,进一步激发乡土人才干事创业激情,推动乡土人才“破土出圈”,为乡村振兴注入磅礴之力。
01“选种育苗”寻才建库,将乡土人才“聚起来”
“姨,走起来要把那种穿上新衣服的‘嬲’劲儿表现出来”……永丰村的文化广场上,95后新农人王亚春正在指导村民拍摄“摒弃陋习 反对攀比”短剧。2023年,王亚春辞掉国企工作回乡创业,以家乡为背景创作拍摄视频。看到王亚春的发展潜能后,哈业胡同镇人才工作专班主动与其联系,将其纳入乡土人才库。
王亚春指导村民拍摄移风易俗短剧
近年来,哈业胡同镇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组建由主要领导牵头,分管领导主抓的人才工作专班,成立乡土人才培育中心。全面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注重挖掘本地精英人才,通过摸底排查、自我推荐等方式,寻找本镇致富能手、种养殖大户、高校毕业生、外出经商返乡人员、退役军人等优秀人才,进行分类摸排统计,建立乡土人才库,按照返乡创业、能工巧匠、种养殖能手、经营管理五大类进行分类培育管理。截至目前,共有42名乡土人才吸纳入库。
02“破土发芽”育才提质,让乡土人才“强起来”
“采收蔬菜后,对土壤进行消毒杀菌施肥后再开始种植羊肚菌”……冬日的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乡土人才培养实训基地里,乡土人才李旺荣正在讲授“瓜菜菌”轮作种植技术。哈业胡同镇践行‘田间地头建课堂,产业链上育人才’的培养理念,将农业生产现场转化为教学现场,让技术培训跟着农时走、贴着地气教,真正实现学用零距离。
李旺荣在广恒农民专业合作社乡土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开展农闲培训
哈业胡同镇坚持强化储备、增量提质,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针对乡土人才能力短板与知识盲区,坚持“缺什么补什么”,举办各类培训,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帮助乡土人才打开视野、拓宽思维、提升素能。以人才带人才,引导李旺荣、石卫东等农业生产技术人才、致富带头人建立乡土人才培养实训基地,通过“课堂讲授+实地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打造助农直播间,邀请王亚春手把手传授新媒体运营、直播带货等技能,培养一批手握手机“新农具”的哈业胡同“代言人”。同时,对表现优秀的乡土人才推荐参加各级各类评奖,截至目前,乡土人才李旺荣被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包头市优秀共产党员”,金军被评为“自治区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赵瑞芳被评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
03“开花结果”兴才蓄能,把乡土人才“用起来”
2025年1月22日,九原区黄河鲤鱼产业协会在天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协会的成立,将周边分散的养殖户变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有序规范高效的产业体系,共享信息技术和市场资源。协会副会长、秘书长陈勇也是哈业胡同镇乡土人才之一。
九原区黄河鲤产业协会在哈业胡同镇天佑生态农业挂牌成立
哈业胡同镇注重发挥乡土人才优势,不断扩大“影响一片、带动一群、造福一方”的示范带动、集群发展效应。听取乡土人才对全镇产业发展等重点中心工作意见建议,对为村庄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的列为“名誉村干部”,充分发挥乡土人才“领头雁”作用。将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好、能力较突出、贡献较明显的乡土人才优先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人选,夯实村级后备力量,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稳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打下坚实基础。鼓励引导种养殖能手、经营管理能人等乡土人才用新理念、新技术引导和发展产业,影响带动周边村民,携手走稳走好高品质农业发展、高质量乡村振兴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