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改善乡镇人居环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近日,在麻池镇党委、政府的统筹协调下,景富社区、向阳社区等多个社区顺利完成首批智能分类回收箱的安装调试工作。此次智能垃圾分类设备的“入驻”成为我市乡镇垃圾分类治理的首创,切实推动乡镇垃圾治理工作向智能化、便捷化迈进,为建设绿色低碳和美乡镇注入新动能。
为保障智能分类回收箱的有效推广应用,4月8日上午,麻池镇综合行政执法队联合九原区执法局、社区物业相关负责人到多个社区开展现场宣传活动,工作人员面对面为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好处、方法以及如何正确投放垃圾。针对居民在使用智能分类回收箱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志愿者们耐心解答,并进行现场示范,引导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此次投放的27个智能回收箱以“AI识别+可视金额”为核心技术,运用物联网与人工智能手段,有效破解传统垃圾分类难题,打造出“便捷投递、精准回收、全民共享”的绿色治理新模式,为社区生态文明建设增添新动力。居民使用时,仅需扫码开箱,选择物品品类,或者让AI自动识别,就能完成废旧物品的投递,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设备可24小时全天候对塑料、金属、纸张等可回收物进行分拣,并实时称重,计算返利金额,极大的提高了垃圾处置回收效率。
活动现场,不少居民带着积攒已久的废旧纸箱和衣物,积极体验投放过程,现场气氛十分热烈。麻池镇景富社区的王女士高兴地说:“过去的垃圾桶老远就能闻到臭味,现在味道也没了,样子也美观,真不错。” 首批体验的居民张大爷也表示:“过去家里废品堆积,占了不少地方,现在下楼遛弯就能顺便处理,还能兑换点买菜钱,既便民又环保!” 据了解,投放仅两日平均单台回收量达到180公斤,参与的家庭有57户。智能垃圾回收箱的更换,换到了居民们的心坎上。
麻池镇作为全市首个“智能垃圾回收”示范镇,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借助智能硬件激活基层环境治理的 “神经末梢”。智能回收箱的引入,不仅消除了废旧物品堆积挤占消防通道的安全隐患,还从源头上减少了垃圾乱丢乱放的现象。同时,这一举措打通了有偿回收服务在社区的 “最后一公里”,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回收服务,进一步推动了资源循环利用,减少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下一步,麻池镇将持续推进辖区垃圾分类桶站硬件改造提升,通过“科技+激励+共治”的模式,激励居民养成垃圾分类的生活习惯,实现垃圾的分类投放、回收利用,以实实在在的成效让群众享受到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质量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