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公布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通知其中我区好德亨传统干货制作技艺、转九曲2个项目入选具体名单看这里:
传统技艺《好德亨传统干货制作技艺》
干货的历史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隆庆六年,由三娘子引进回民部落而来,因为回民部落非常擅长制作各种美味的面点食品。
干货的制作方法是:1、传统饼类:揉面团,再发酵面团,发酵过程中加入胡油、糖或者盐巴,将面团分切塑形成饼,再经烘烤而成。干货是包头地区特有的小吃,其喷香耐饥,便于携带,易于消化又经济实惠,广受大众的喜爱。2、油炸类:同样的制作技艺把烘烤换成油炸。食材可扩展至鸡蛋、牛奶、豆沙等。
九原区文化馆将以此次荣誉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转九曲”与“好德亨传统干货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的保护力度,通过建立健全传承机制、举办非遗进校园、进商圈、进社区、进景区等节庆活动、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等措施,不断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让九原区的非遗之光更加璀璨夺目。
民俗《转九曲》
转九曲,又称“转灯”“灯游会”,本村人也称“点灯灯”,这一黄河流域汉族的古老民俗,源远流长,数千年间与古代战图或宗教仪式紧密相连。每年正月十五,锣鼓喧天,人们共襄盛举,欢庆九曲门开启,美誉为“九曲黄河阵”,寓意着如黄河般曲折连环、变幻莫测。而在三银才村,这一盛大活动则定于阴历二月十九举行,既为祭奠过往,也寄寓着村民对驱邪避灾、国泰民安、幸福安康等美好生活的深切祈愿,更祝福着新的一年国泰民安。
清末晚年,北上的渔民在机缘巧合下将“转九曲”以祈福的民俗形式在黄河边的三银才村流传下来,百年来一直传承至今。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传统不仅成为对船工救命之恩的缅怀,更演化为三英才村独特的文化庆典,被后人代代传颂。
我们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九原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定能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