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打印
  •   保存
  •   关闭
  • 【妇孺国医堂】学经典悟中医智慧第172条

    发布时间: 2025年08月28日 16:45    来源: 九原区人民政府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妇孺国医堂】学经典悟中医智慧第172条

    包头市九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2025年08月27日 17:32 内蒙古

    图片
    图片
    图片

    探寻经典

    中医奥秘


    图片


    图片


    《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中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伤寒是中国古人对外感热病的通称,并不是某一疾病的专门病名。古人常把疾病的诱因当作病原,寒不仅仅是现代所说的受寒,而是所有外邪引起疾病的统称。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第172条】


    【原文】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掰)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掰)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译文】如果病人同时患有太阳病和少阳病,并出现腹泻的症状,应当用黄芩汤治疗;如果还伴有呕吐,则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来治疗。

    黄芩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掰)

    以上四味药加水一斗,煮至剩余三升,滤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两次,夜间服一次。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掰) 半夏半升(洗) 生姜一两半,一方三两(切)

    以上六味药加水一斗,煮至剩余三升,滤去药渣,每次温服一升,白天服两次,夜间服一次。

    【释义】本条文确立太阳少阳合病下利的辨治规范,其病机核心在于少阳郁热内迫阳明、枢机不利而传导失司。所谓“合病”非太阳少阳症状简单叠加,实以少阳邪热为主导,太阳表邪为从属;“自下利”乃关键症状,此利属热迫大肠,因少阳相火郁遏,疏泄太过,下迫肠腑所致。

    此时若兼“呕者”,则为胆热横逆犯胃、胃气上逆之候。仲景立黄芩汤为治热利方:以黄芩三两为君,清泄少阳胆腑郁热,截断下迫之势;芍药二两酸寒泻肝,与甘草相配成芍药甘草汤,缓急止痛以治热利腹痛;大枣十二枚护胃生津,防苦寒伤中。

    全方四味构成“清胆热-敛肝急-和脾胃”三法,开后世清热止利之先河。若胆热犯胃致呕,则加半夏半升降逆止呕,生姜一两半和胃,形成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此方尤妙在生姜用量“一方三两”的灵活性:呕甚者重用生姜通阳化饮,热甚者则减其量防辛散助热。

    煎服法“日再夜一服”独具深意:昼属阳,服药助正气抗邪;夜属阴,服药防热邪入里成痼疾。


    AI阅读助手:
    点击开始解析文章内容,总结生成摘要...
    {{ placeholder }}
    我要对文章提问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总结生成,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查看详情

    对本篇文章及关联文件进行提问

    {{ item.title }}
    停止回答
    免责声明

    1、AI阅读助手,旨在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部分答复内容采用AI技术生成,生成式答复内容有歧义或不够准确的,请您阅读其他原文,以原文内容为准。

    3、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产生冲突时,请以网页原文的具体内容为准。

    4、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有用且客观的信息,但鉴于AI技术的局限性和数据源的多样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提供的内容时,应自行判断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并承担因使用这些信息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和责任。

    5、AI阅读助手,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任何主办方或建设方无直接关联,我们对此类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在使用时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

    语音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原文
    阅读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