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打印
  •   保存
  •   关闭
  • 【药问药答】夏日感冒的天敌——香薷饮VS藿香正气散

    发布时间: 2025年06月18日 15:05    来源: 九原区人民政府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药问药答】夏日感冒的天敌——香薷饮VS藿香正气散

    包头市九原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官网 2025年06月13日 19:31 内蒙古

    图片


    香薷饮VS藿香正气散

    夏月感冒的天敌

    图片




    夏天的感冒,很多不是因为受了热,而是受了凉。人们喜欢吃凉的,喝冰的,喜欢吹空调。夏令炎热,迫津外泄,身体本应出汗,身体内外环境常在冷处凉久了,把毛孔闭住了,就容易得夏月感冒。这种感冒不出汗,不思饮食,头昏身重。这是夏天感冒常有的一些症状。可能发热,也可能不发热,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香薷饮或藿香正气散。

    图片

    图片




    图片

    香薷饮

    组成:香薷、厚朴、白扁豆。

    功用:祛暑解表,化湿和中。

    主治:阴暑。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无汗,腹痛吐泻,胸脘痞闷,舌苔白腻,脉浮。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夏季感冒、急性胃肠炎等属外感风寒夹湿证者。

    图片

    方解:本方证由夏月乘凉饮冷,感受寒湿所致。夏月人多喜于荫凉处憩息,或夜间归寝较晚,每易感受寒湿邪气。寒湿外束,腠理闭塞,卫阳被郁,故恶寒发热无汗;寒湿困束肌表,气血受阻,则头重身痛;夏日饮食生冷,湿伤脾胃,气机失畅,故胸闷不舒、腹痛;湿困脾胃,升降失司,胃气上逆则呕吐,湿浊下注大肠则泄泻;舌苔白腻,乃寒湿之候。治宜外散肌表之寒湿,内化脾胃之湿滞。方中香薷辛温芳香,解表散寒,祛暑化湿,以祛在表之寒湿,试图打开寒邪闭塞的毛孔,是夏月解表之要药,为君药。厚朴辛香温燥,去苔腻,走中焦脾胃,行气化湿而解胸闷,又通大肠,为臣药。白扁豆甘平,健脾和中,兼能渗湿消暑,为佐药。夏天很多感冒,人都不想吃饭,只是因为湿困中焦脾胃,三药合用,共奏祛暑解表、化湿和中之效,这也正是香薷饮所善治的。



    图片

    藿香正气散


    如果香薷饮解决不了问题,还有一个治夏月感冒典型的方剂---藿香正气散。这也是夏天经常用的方剂,而且依现代技术做成了成药。

    组成:藿香、紫苏、白芷、茯苓、半夏曲、白术、厚朴、桔梗、大腹皮、陈皮、甘草、生姜、大枣。

    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现代运用常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或四时感冒属湿滞脾胃,外感风寒者。

    图片

    方解:本方主治之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为夏月常见病证。风寒外束,卫阳郁遏,故见恶寒发热等表证;内伤湿滞,湿浊中阻,脾胃不和,升降失常,则为上吐下泻;湿阻气滞,则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治宜外散风寒,内化湿浊,兼以理气和中之法。方中藿香为君,既以其辛温之性而解在表之风寒,又取其芳香之气而化在里之湿浊,且可避秽和中而止呕,为治霍乱吐泻之要药。半夏曲、陈皮理气燥湿,和胃降逆以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以止泻,共助藿香内化湿浊而止吐泻,俱为臣药。湿浊中阻,气机不畅,故佐以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且寓气行则湿化之义;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外散风寒,紫苏尚可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兼能燥湿化浊;桔梗宣肺利膈,既益解表,又助化湿;煎用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以甘草调和药性,并协姜、枣以和中。诸药合用外散风寒与内化湿滞相伍,健脾利湿与理气和胃共施,使风寒外散,湿浊内化,气机通畅脾胃调和,清升浊降,则霍乱自已。感受山岚瘴气,及水土不服者,亦可以本方辟秽化浊和中悦脾而治之。

    香薷饮与藿香正气散是两种不同的中药方剂,它们在组成、功效以及主治病症上存在一定的区别。香薷饮更专注于治疗夏季因贪凉饮冷导致的阴暑证,强调祛暑解表与化湿和中的结合。藿香正气散则更侧重于治疗外感风寒与内伤湿滞并存的病症,特别是夏季常见的感冒类型。因此,在使用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剂。

    来源:中药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AI阅读助手:
    点击开始解析文章内容,总结生成摘要...
    {{ placeholder }}
    我要对文章提问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总结生成,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查看详情

    对本篇文章及关联文件进行提问

    {{ item.title }}
    停止回答
    免责声明

    1、AI阅读助手,旨在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部分答复内容采用AI技术生成,生成式答复内容有歧义或不够准确的,请您阅读其他原文,以原文内容为准。

    3、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产生冲突时,请以网页原文的具体内容为准。

    4、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有用且客观的信息,但鉴于AI技术的局限性和数据源的多样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提供的内容时,应自行判断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并承担因使用这些信息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和责任。

    5、AI阅读助手,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任何主办方或建设方无直接关联,我们对此类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在使用时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

    语音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原文
    阅读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