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韩邪单于为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名稽侯珊,虚闾权渠单于之子,前58年~前31年在位。
他的父亲死后,因庶出未能即单于位,逃至妻父乌禅幕处。 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被乌禅幕及左地贵人等拥立为匈奴单于。
这时的大漠草原,政治上出现了五单于并立的局面。匈奴单于之间的战争与杀戮,给大漠草原上的普通匈奴部民带来极大的灾难,匈奴人希望有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在经济上,大漠草原连年发生旱灾、虫灾,畜产损失十之八九,广大匈奴部民饥饿,出现了“人相食”的悲惨局面。
汉宣帝至汉元帝时期,匈奴内乱耗损与危机及天灾人祸不断,广大匈奴部民要求寻找新的出路,呼韩邪单于的内附符合广大匈奴部民的要求。西汉中央政权也热烈欢迎这位深明大义的匈奴王,汉宣帝亲自授予他“汉匈奴单于玺”金印。
呼韩邪单于内附汉朝以后,曾经三次入朝觐见,“愿胥汉氏以自亲。”汉元帝同意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决定把宫女王嫱(昭君)赐给呼韩邪单于,王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汉匈化干戈为玉帛,北边和平安宁局面达六十余年。
《汉书.匈奴传》记载“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单于(呼韩邪)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
《汉书.匈奴传》同时记载了,昭君出塞后:“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
呼韩邪单于的内附密切了汉匈两族的关系,根据汉中央政权的指令,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沿秦直道故道向北迁徙,至今天九原境内的麻池古城一带,生活了七到八年。然后游牧到今包头市达茂旗境内的艾不盖河一带,因不堪忍受郅支单于的侵扰,经汉中央政权批准,向西迁徙到今鸡鹿塞而终。
呼韩邪单于是汉代历史上一位深明大义的匈奴王,他与王昭君的结合,是汉匈两个族群团结合作的盛事,客观上促进了大漠草原与中原的统一,加强了汉代匈奴地区与中央政权的经济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