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部门时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打印
  •   保存
  •   关闭
  • 旧契新证化玉帛 调解续写睦邻情——麻池司法所成功调解一起土地纠纷

    发布时间: 2025年09月22日 11:13    来源: 司法局 全文共计字,预计阅读时间 分钟

    近日,麻池镇某村一起因土地权属引发的纠纷在麻池司法所耐心调解下圆满化解。争议地块虽已确权归村民高某所有,但同村村民王某坚持称与其父曾有“口头互换协议”,并耕作多年。双方各执己见,矛盾渐深,昔日和睦乡邻,如今争执不休。

    一、摸底与初调,僵局中寻找突破口

    原来,王某所耕土地在近年确权中明确登记于高某名下,高某依法持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但王某表示该地块曾与高某父亲口头约定互换,自己多年来投入心力,还栽下两棵杏树,一时难以接受返还要求。高某则依法有据、态度坚决,两家互不相让,地头争吵不断,乡情临近破裂。

    镇司法所专职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并未急于促成双方见面,而是先行开展“背对背”调查。走访了村里多位老党员和老干部,了解到王、高两家父辈关系确实交好,曾有互助往来,但所谓“口头互换”并无旁证。同时,调阅了土地确权的原始档案,确认高某的权属证明合法有效。此外还实地勘测了争议地块,对王某提出的劳动投入和杏树价值进行了初步评估。

    然而,首次面对面调解依然充满火药味。王某反复强调:“地我种了十几年,现在说收就收?树是我一棵棵栽活的,谁能说搬就搬!”高某则掏出红本子:“白纸黑字写的是我的名字,程序合法,我必须收回!”双方情绪激动,调解一度中断。

    二、多管齐下破坚冰,情理交融促转机

    面对阻力,司法所迅速调整策略,首先,联合镇综治中心、村委会及当事双方亲友组成“多方调解组”,采取三步走措施:首先进行情绪降温,分别疏导。调解员邀请村里有威望的老支书单独做王某工作,肯定其劳动付出的同时,耐心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关于登记效力的规定,引导其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另一方面,与高某深入沟通,回顾其父与王某的交情,劝导其念及乡邻情谊和对方多年付出的实际情况。

    其次,引导换位思考,寻找共识。调解员创设了“互换角色”的场景,让双方设想对方的处境和难处。高某逐渐体会到王某失去土地和经济来源的焦虑;王某也慢慢理解了高某依法维权的要求并非刻意刁难。

    三、握手言和画句点,调解智慧显真情

    抓住了“补偿金额”这一关键突破口,调解员再次组织双方坐在一起。耐心地疏导和翔实的数据最终打动了双方。王某表示:“只要认可我的付出,我心里这口气就顺了。”高某也主动表态:“补偿应该给,乡里乡亲的,以后还要相处。”

    最终,双方自愿达成协议:高某一次性补偿王某人民币五千元整;王某于协议签订后十日内归还土地及地上2棵杏树;地块旁原有道路继续共同使用;双方就此争议一次性了结。签字那一刻,王某握着高某的手说:“以后咱还是好邻居。”高某也点头回应:“有事您说话。”一场即将升级的矛盾,在情理法的交融中化解于微末。

    面对初始的僵局,调解员不退缩不急躁,通过深入调查摸清底数、联合多方形成合力、精准评估聚焦焦点、情感代入、换位思考,最终找到了破解矛盾的“金钥匙”。这不仅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基层的生动实践,也更深刻地诠释了麻池司法所“百姓之事无小事,调解要有温度”的工作理念。

    AI阅读助手:
    点击开始解析文章内容,总结生成摘要...
    {{ placeholder }}
    我要对文章提问

    本内容提供均基于AI自动总结生成,与主办方无直接关联。查看详情

    对本篇文章及关联文件进行提问

    {{ item.title }}
    停止回答
    免责声明

    1、AI阅读助手,旨在为广大互联网用户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2、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仅供参考。部分答复内容采用AI技术生成,生成式答复内容有歧义或不够准确的,请您阅读其他原文,以原文内容为准。

    3、AI阅读助手,所提供的内容与原文内容产生冲突时,请以网页原文的具体内容为准。

    4、我们致力于提供准确、有用且客观的信息,但鉴于AI技术的局限性和数据源的多样性,我们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的绝对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用户在使用本平台提供的内容时,应自行判断其准确性和适用性,并承担因使用这些信息可能产生的所有风险和责任。

    5、AI阅读助手,提供均基于AI自动解读,与任何主办方或建设方无直接关联,我们对此类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和适用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用户在使用时请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风险。

    语音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阅读原文
    阅读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