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基层工作从“疲于应付”向“高效善治”转变,九原区委社会工作部紧扣“减负、赋能、解困、整改、督促”主线,以基层减负“回头看”专项工作为抓手,系统推进基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持续为基层松绑赋能,注入强劲治理动能。
一、深入一线,精准锚定减负堵点
区委社会工作部践行“一线工作法”,深入8个苏木镇(街道)、43个嘎查村(社区),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深度梳理基层治理痛点难点。现场指导整改仍存在的不规范标牌标识13处,确保内容准确、悬挂规范、更新及时。对摸排发现的76条涉及无依据工作事务、证明事项等减负堵点,第一时间研判指导、推动解决。同时建立“问题台账-分析研判-靶向整改”闭环机制,精准破解“小马拉大车”的突出矛盾,为减负增效工作明确发力方向。
二、清单明责,厘清基层权责边界
聚焦嘎查村(社区)权责不清的核心症结,区委社会工作部向8个苏木镇街道、18个部门单位广泛征求意见,收集嘎查村(社区)依法履职及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清单建议219条,从职责范围、运行流程、工作内容三方面细化完善《九原区嘎查村(社区)依法履职职责工作事项、依法协助工作事项指导目录》。以“清单化”管理明确基层“责任田”,推动部门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优化工作流程,并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服务效率,从源头上削减冗余工作事项和重复性任务,让基层回归主责主业。
三、创新驱动,多维赋能基层治理
构建“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楼栋(单元、联户)长”铁三角基层微治理体系,组建382个党小组,推选4458名楼栋(单元、联户)长,打造鸿翔社区和古城村两个示范点,配套五项标准化制度,基层矛盾化解率达97%。落实“强雁”计划 3.0,依托“九原社会工作学院”常态化开展分级分类精准培训7场次。推进“社工+N”项目方案精准落地,培育“志美九原”品牌,有效统筹多元力量服务基层。健全村(居)民议事协商制度,组织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激发自治活力,推动移风易俗,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四、立足实际,健全监督整改机制
针对“证明事项出具一刀切”“工作事务准入不规范”等问题,迅速制定“学习提能、精准指导、全程监督”三条整改措施。强化部门协调,形成上下贯通、左右协同的整改合力。在全区91个嘎查村(社区)办公场所显著位置公示区委社会工作部及所在苏木镇(街道)的监督电话,畅通基层向上反映渠道,杜绝“一禁了之”的懒政行为,确保减负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减负不止步,松绑不松劲。下一步,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秉持“减负不停歇,赋能再升级”的理念,以“回头看”为抓手,建立健全基层减负动态评估机制,深入排查潜在问题,巩固拓展减负成效。推动减负工作从“集中攻坚”向“长效治理”深化,让基层干部能够轻装上阵、聚力实干,不断激发基层治理内生动力,为全区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能,开拓更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