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旅游季的来临,来包旅游的游客逐渐增多,好多游客喜欢购买一些当地特产赠送给家人、朋友。牛肉干、奶制品是特别受游客喜欢的内蒙古特产,但也是出现消费纠纷最多的产品。近年来,由于竞争加剧,导致个别商户出现以其他肉冒充牛肉干、缺斤短两,并不断被各地的自媒体和新闻曝光。针对此种情况,赛汗所将辖区内的特产销售、肉干制品经营商户召集在一起,对销售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进行沟通提醒。
所长王永华首先对特产销售中肉干制品的标识问题进行了强调,指出销售其他肉干制品必须在显著位置进行标识并明码标价,不用“内蒙古特产”字样的包装盛装其他除牛肉之外的其他肉干制品,如涉嫌虚假宣传的将面临处罚;其次,讲需要区分的散装食品和小包装预包装食品进行了讲解。依据《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散装食品指在经营过程中无食品生产者预先制作的定量包装或者容器、需要称重或者计件销售的食品,包括无包装以及称重或者计件后添加包装的食品。在经营过程中,食品经营者进行的包装,不属于定量包装。”从实际产品看散装食品一般为散装称重(计量称重)、标签无净含量等,为了让商户直观了解上述情况,同时所内还准备了多张图片帮助商户区分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最后,所长还现场讲解了散装食品应当标注的内容,如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同样将所内日常检查的内容散装食品标签不规范的内容打印出来给大家进行了展示,提醒标签中常出现的问题。
随后,所内人员针对平时受理特产销售相关的投诉举报、现场检查、索证索票问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倡导大家诚信经营,严格执行明码标价,货签对应、标识醒目。现场还设置了现场提问环节,针对商户提出的健康证问题、现制现售问题进行了逐一解答。